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除了读书,法国小学最重视培养孩子六种能力

刚刚更新 编辑: 法国 浏览次数:468 移动端

  我养孩子的乐趣之一是:每一天的内容都一样又都不一样,每一天循规蹈矩的外观下都有新的内容发生,每一天朝九晚五的规律中却总有新的感悟。最近对于孩子上学的各方面内容感触良多。貌似一件件细小的事却让我有了不一样的视角。

  六六没上学那会,我把学校定位为“扫盲机构”,心中平地而起的激昂感言是:俺闺女从此不再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俺闺女从此驰骋在成为“知识分子”的路上!

  一晃,老大在法国上小学也有三年光景,一年级的班主任的教学方法很神奇,外加上拉丁语系的特点,上学不到三个月,小妞就拿着法语书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法语的发音规则掌握之后,老大就会读书了。从此貌似就”被扫盲“了。

  这个起点多么的好,多么的振奋人心,自己的闺女没有认知障碍,让我也驰骋在了窃喜的路上。

  回观这三年,我不禁要感叹自己当年的无知和浅薄。谁说扫盲一定要进学校?谁说进学校学的只是读书?把自己的丫头扔进了大环境洗礼了三年,发现知识其实是在学校里学习的最末端的内容。

  在前端,有着更更严峻的技能需要孩子们在学校里历练和学习;而更更更严峻的是,这些学习都是没有老师参与的!老师即使是不缺席的,这好些的技能也是老师不能始终言传身教的。

  我这里没有说老师失职的意思。相反,我始终认为当老师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工作,都是血肉之躯,自己在家两三个孩子搞不定、甚至一个都搞不定的那种爸妈,千万不要指望学校里、在浩瀚的孩子堆里老师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

  看看吧,孩子在法国的小学校里都学习些什么呢?

  一、“拥有朋友”的能力

  法国的大环境下,家长和老师不是太参与孩子们之间的交往,不像在爱尔兰的时候,家长会因为孩子们的友情走得特别近。

  至少在我居住的城市就是这个状况,好些家长会站在校门口聊天说地,但是不大会有更深的交情。老师也不会像国内的老师那样始终把“团结友爱”挂在嘴边。所以,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如何和同学们交往,如何找到自己的朋友,如何找到自己适合的人群”的课题就显现出来了。

  六六来到图尔时直接上一年级,他们班级的大多数同学都是本地的“坐地户”,孩子们都是从幼儿园就认识了,所以根本没有什么意愿结识新朋友,家长当然也没有任何的好作用,所以法国的小朋友几乎很小的年纪就开始“抱团”了。

  六六那时已经不跟我抱怨没朋友这件事了,她知道抱怨也没用,在学校里的一天天,她妈我就是再能干也不能逼着保守的法国孩子跟我家姑娘做朋友,所以就顺其自然吧。闺女两个月后有个固定的小伙伴。总算是不形单影只。

  二、“解决彼此间问题”的能力

  刚上一年级那会经常会听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的口头语“我要告诉老师”。二年级开始就很少听到了,三年级截止到现在,除非是不得已,不然大家没有人告状。有问题,大家哪怕打个稀烂,只要大人没看见,大人没有采取惩罚措施,孩子们都是自己“解决”问题。

  三年级的一天,女儿回家告诉我了,在学校有高年级的同学欺负她和她的好朋友。整个过程描述完了后,我问六六怎么不告诉老师,六六一撇嘴说了句:算了吧。有什么好说的!老师估计不是罚这个就是罚那个……

  女儿告诉我,大家都很烦那种爱告状的人。每天围着老师转的同学会没有朋友的。老公也曾经告诉我,在法国的学校,如果有学生天天围着老师告状,给老师当“眼线”,这种学生是要被大家“骂”死的,所以没人愿意惹那个雷区。大家就“葫芦搅茄子”地解决吧。肯定没什么大问题,问题大了,老师肯定会看见的。看看人家法国小学生的心态,真正的淡定!!

  三、“自我防范”的能力

  在我实习的中学看到了六六一年级时的班主任M先生。他现在这所中学教数学。我问他喜欢教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告诉我,一、二年他特别喜欢,小学三年级孩子们开始显露出一些“小魔头”的痕迹,不是那么讨人喜欢了,等到四、五年纪就有些非常的挑战,所以乐趣相对就少了。

  就我观察女儿,从上了三年级开始确实遇到了不少的挑战,大多都是来自于学校大环境的,高年级欺负低年级、孩子们抱团、有些孩子还使坏、排挤、挑衅……

  说句实话,六六所在的学校是一个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优秀的学校,不存在外围任何因素的介入,那么这种情况下只能说孩子们到了这个年龄,这些问题都是再正常不过的问题。

  孩子爸告诉我过:法国的学校生活TOUGH(你可以想着翻译吧,我找不出个更合适的词),但也是在这个环境下你才能学会TOUGH!

  他给我的建议是:不要只想着保护自己的女儿,总给她一些说教,有些情况下总是软绵绵的说教只会让人更加的迂腐,只能让她在环境里自己去学习。看似挺残忍,但不用给孩子一个远离社会的“伪天堂”。

  我承认对比孩子爸,我的思维过于敏感,毕竟我是雌性动物,我是那个10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孩子妈,我确实不具备雄性动物的粗狂和坚定。但是我必须承认孩子爸说的是对的,已然知道学校的大环境是这样,那除了让孩子学习自我防范能力就根本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六六还在学习,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把握好分寸。但是这个技能是需要长久锻炼才能具备的,而且在哪里都能用得上,所以,让她慢慢学吧。

  四、“面对挫折”的能力

  应该说今年开始六六面临的挑战确实多过以前。也正常,人成长啊,只会越长越丰富。好像上一次六六被校长惩罚,六六接受的还算好。老师没介入,事情过去了也就那样了。

  法国老师虽然敬业,但是也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特点。不像我们小的时候曾经把老师描绘成“园丁”和“蜡烛”,对老师寄予了无限希望的做法本来就有些问题。我能理解老师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情,谁也不爱没事找事。所以面对在学校的大小挫折,孩子们如何接受、面对、逾越……

  家长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实更多的是孩子的“自我内化”机制起到关键作用。有些孩子可能家长做了该做的,孩子还是不能接受;或者是有些家长不能马上发现这些动向,孩子无从倾诉……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得是孩子自己独立面对挫折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与在国内的好朋友的一段对话。我俩是初中同学。当年的她被老师安排在一个“大话痨”同桌。好朋友的话不多,但是如果“大话痨”说个笑话,她就会笑;所以那时经常被罚站。

  若干年后跟她说起这段经历,她的口气虽说有些许委屈,但是结论却悟出了一个非常简单且经典的道理:看似了不起的事,后来习惯了也就好了。

  她解释说,第一次被老师误会而后出门罚站,心情好灰暗好伤心,觉得委屈、挫败、伤心(当然了这都是后来回想出来的描述),恨死老师了。回家又不敢跟妈妈说,因为妈妈肯定会再说她一遍。所以这么大个委屈自己就咽了。

  等到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被同桌被迫背黑锅时她已经不以为然了,最后修炼的在外面罚站时和同桌互相安慰,非常淡定。让我不禁感叹:你好强,即使全世界都背叛了你,你也属于你自己!

  其实面对挫折就是这个道理:即使全世界都背叛了你,你也属于你自己!我的六六即使现在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将来也会像我的好朋友一样总结出来的。

  我倒不是希望我女儿最后锻炼的“脸皮厚---机枪扫不透”(这是我当年的小学老师埋汰学生的话),但是我希望我女儿具备面对挫折的能力。这个能力老师能教吗?家长能教吗?可能吧,更重要的是她自己学。

  五、“顺应潮流但找到自己”的能力

  任何年代、任何学校估计都有潮流,谁用这种书包,谁用这种文具,谁穿这样的衣服,谁没穿这样的衣服,谁这样走,谁那样笑,谁这样说话,谁那样骂人…… 他们都这样!!那又怎样?他们都一样,那就代表你要这样吗?

  我的六六跟我进行过这样的对话,我也明确的跟六六说:为自己活,看看自己有什么!我们肯定不是标新立异的人群,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总是为了取悦同学而不做自己。

  六六现在在慢慢地学习:学习如何做自己,如何找到自己,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自己究竟想玩什么样的游戏,自己究竟想看什么样的书,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朋友……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一个大人寻找自己的过程都不易,何况是一个孩子呢?但是找到自己太重要了,如果可以早些,为什么不早点开始呢?

  六、“分辨是非”的能力

  大是大非面前,家长和老师都会出面有所引导、有所进言,但是小是小非面前,却是对一个孩子综合能力的测试。

  上厕所是否排队、是否尊重残疾同学、是否爱护公物、是否尊重公共秩序、别人违反规定自己该怎么做、捡到东西如果没有人认领该怎么办……你如果真等着法国老师维持秩序那可有个等了。这些都是在老师半缺席的情况下完成的。

  成为一个社会人,从学校这个小环境开始!这是我暂时看到的,想到的,观察到的,在法国的小学除了学读书还要学的这六种能力。虽然现在的世界大声宣扬“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我却始终怀疑这样做的可能性、可行性和积极性。

  当然了,人为的忧虑能免则免,但是这些思想上的成长、EQ上的锤炼却不应被画成忧虑的一部分。再次引用孩子爸说过的那句非常实在的话:我们不要给孩子们制造出一个离现实生活很远的“伪天堂”。

  是呀,在这个“天堂”里,永恒的欢声笑语、永远的公平公正、没有误会妥协、没有恶语相伤!等进入真正的社会课堂,才发现自己即使把书本烂熟于心也解决不了“寸步难行”的问题。

  孩子一定要上学,一定要在群体里学会生存和生活。无论这条路多么的充满荆棘和挑战,都是一个最终成就人的选择!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