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缺乏竞争与动力 被福利制度毁掉的英国教育

刚刚更新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131 移动端

自8月初开播以来,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二台播放的一部三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就引起了两国网友对于中英教育的激烈讨论。节目里中国老师的教学方式、英国学生们的课堂反应、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都成了两国民众讨论的话题。近日,该纪录片播出结局,以“中国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完胜收场。

这是一场中英两国教育模式的交流,短短四周时间并不能完全说哪种教育模式好与不好。《南方日报》记者就此展开网络调查,数据显示,仅16.23%的受访网友觉得中式教育“赢了”,30.33%的受访网友持否定态度,另有53.44%的受访网友表示“不好说”。中英两国文化传统差异巨大,在教育上彼此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许久以来,一些人对中国的教育似乎“失去信心”,外国有些人对中式教育“不屑一顾”,中国有些人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圆”。笔者以为,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对待教育问题上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崇洋媚外。

教育是由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生产力水平等来决定的。中国教育自有其优良独特的地方,不被英国人看好的“中式教育”能在短短四个周的时间“逆转”成功,能让50名英国学生在数学、普通话和科学测验中比其他学生成绩高出10%。靠的就是“勤学苦练”,这也是中国教育的可取之处。2011年英文版《华尔街日报》对近2万名读者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严格的东方教育和鼓励性的西式教育之间,高达62.5%的读者认为前者对孩子更有利。而持中立态度和赞同西方鼓励式教育的人合计才不到38%。”在英国一些私立的“精英”学校,他们的教育一点不比中式教育轻松,学生从六岁就开始学习。据《钱江晚报》报道,英国伊顿公学的前教务处长表示,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学生中的50%,而未来,他们将成为社会精英人士。2014年,英国教育部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访问上海时就表示,应在英国数学教育中融入“中国特色”。所以我们应该对本国的教育制度树立信心,教育改革是个漫长的过程,一味地效仿或者让孩子接受他国教育结果可能会 “水土不服”。

不可否认,作为发达国家的英国目前的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不十分明显,但是从一个国家长远来看还是致命的。而英国教育问题的出现恰好与其国家的“福利制度”有关,完善的福利制度让人一出生便衣食无忧,失去了人起码的竞争意识。于是学生变得懒散,没有学习的动力,即便是不努力,学生将来也一定能“高枕无忧”。英国的孩子没有“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性,他们不注重“多快好省”的教育教学效率,我们也不能只从成绩上判断两国教育的优劣。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说,在教学实验之初中国老师评价英国学生为“无礼、懒惰、被福利宠坏了。”因为英国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比较“自由、开放”,即便是中国老师眼中的“差生”,他们的“表达能力”“逻辑能力”都非常强,并且敢于挑战“权威”这一点中国学生是需要学习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久的将来同样会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我们如何避免出现“英国式教育”下滑的这种情形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教育的长远目标,要让本国的教育与社会的进步协调发展,避免教育的“盲目性”做到“人文性”“科学性”“社会性”三者的统一。其次,完善教育制度和配套的福利制度,让二者相互协调而不相互冲突,让学生与时俱进时刻保持竞争意识,不会被社会淘汰。第三,“特色教育”和“多元教育”相结合,我们既要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模式,又要吸收借鉴外国教育的“精华”,做到“引进来,走出去”。最后,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探索一条适合不同人群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中式教育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英式教育老师的课堂的“服务者”。 中式教育的弊端是“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使得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批判精神、主动学习的能力;英式教育让学生变得“懒散、不懂规矩、没有竞争意识。”两国的教育各有利弊,教育方式没有必要拼个高下,我们要取长补短、理性看待,共同进步才是根本。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