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应用语言学博士:BBC纪录片颠覆了我的观念
这部记述五名中国老师在英国一家学校展开中国式教学实验的BBC记录片,是眼下关心教育的圈子里的大热点。我带着孩子逃离了中国教育,没有了切肤之感,又从来没有接触过英式教育,所以对这个话题比较冷漠一些,直到把三集节目都聚齐了,才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客观说,片子拍得很差,我是好不容易才咬着牙看完的,当时多么希望这是一篇或三篇文章,我可以跳跃性阅读呀。我看到的BBC官网上的第一条评论也这么认为的,影片很拖沓,没有焦点。如果仔细回想一下,影片中重复剪辑的内容很多,整个节奏很慢,甚至连片名都是这样,不切题,哪里讨论到了英国学生够不够坚强呢?其实片名就叫“中国学校”就差不多了。
说这部片子是一部纪录片,有点勉强。纪录片,客观的材料在哪里?这些教师和学生选定依据是什么的、考试是怎么设计的、哪些关键因素会影响到考试的成绩等,通通没有半点交代。这其实只是一场真人秀而已,片中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对镜头、身上带有麦克风。真人秀的关键,在于“秀”字。大家都要有意无意地去特别表现自己,包括首席教师的“偷偷”检查、包括孩子在家里跟妈妈或是妹妹的对话,都是被镜头记录下来的。这样的真人秀,只是想“秀”出一些预先准备好的东西来,可信度是极低的,还真不如我喜欢的武侠小说或电影,就是成年人的童话,就不是真的,反而更能够打动读者和观众。
一、女老师哭了,哭出了影片的教育理念主线。
整个三集,唯一只有一个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那个英国女体育老师黯然落泪的那一场。零零散散看了不少中文评论了,好像都没有人提到这一点。她是最先出现在教学场景里的英国老师,片子早早交代了,体育课是在这名英国老师协助下进行的。为什么体育课要有英国老师的协助呢,影片没有交代,但是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跟班里的50个孩子一样,既然同意参加这个实验,就会在主观上同意全力配合和支持中国式的教学。
她第一次出场,就是在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个胖胖的、就是后来第一个解开九连环的男生。那个孩子体育很弱,中国老师要求的1500米长跑,到后来就是好不容易走下来的。这名英国老师对于那些畏难的孩子,就是一路地鼓励,没有像中国的做法那样去高压、去羞辱孩子们,完全起到了一个润滑剂的作用。不是说成年人的耳朵里有一层文化滤网、非母语以外的语音就听不进去了吗?其实这道滤网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内容也起作用,一个人自己不认可的内容,听起来就很刺耳。这部片子出现了这名女老师对孩子的鼓励时,我的耳朵里才听到了柔和舒畅的绕梁之声。前面都是中国老师刺耳的、扯着嗓子的尖锐训斥。这个尖锐刺耳的声音,片子里有学生提到,他们可能更多在物理的音质方面在做描述。对我,则更多在心理上,我就根本不认为教师应该以那样的语气面对学生。
在最后的体育测试上,班上一位学习非常投入、数学考试得了满分的女生,中途退出了。孩子描述,这门体育课每天让学生跟别人去比较,自己尽力了可老师依然不满意。这名女老师又是在一路排解和鼓励,最后是痛哭女生的几名同学出面带她去喝点东西、帮她平静下来。可是学生们走了以后,老师自己站在操场上落泪了。面对镜头的采访,她这样解释,这些孩子尽力了,做出了他们最好的,为什么还是不够好呢?简简单单几句话,显然是把孩子放在了第一位,思维的角度都是孩子,是孩子们是否受益、是否幸福,是在考虑孩子们的well-being(译成福祉)。在看到学生因为承受压力而崩溃、而痛哭时,她自己心痛,自己在背后也忍不住落泪。教体育的中国老师在片子里戏份最少,我不好判断她的想法,但是她看到了这一幕,用手去擦了英国老师的泪水、给了她一个长长的拥抱。戏里的几位中国老师,因为是在做“真人秀”,要把所谓的中式教学推向极致,他们的真实想法,是很难判断出来的。
影片要追求收视率,剪辑中只有具备剧情感的东西才会被突出。泪水就是这样一个元素。这组中国老师,号称面对了巨大压力,可是被拍到落泪的也只有一次。那位中国女老师的落泪时,提及了孩子们的不上进,可是更多地提到自己父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期望,加上她一直提到的诸如团队和国家的荣誉等话。很明显,她或许是在努力为孩子们好,可是在自己的潜意识里,个人的荣誉远远高过了孩子的福祉。说句不好听的话,在她表达出来的潜意识层面的东西里,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只是关乎了自己的荣耀而已。哪怕是那个要命的国家荣誉,还是要通过人们的个人荣誉来表现的。我们中国现在最可怕的地方,不但老师会这样看待孩子的成绩和教育,一大部分的爸妈也是这样的,孩子的分数成了自己的面子。这样的社会共识,才是中国教育忽略分数以外的一切成长因素的推手。
中国英国两名女老师的落泪,让我深深地回忆起了自己20多年前的教学经历。我刚到美国时在东亚系做汉语助教,就是因为不训斥学生、不拿学生中介语中不可避免的语法偏误出来敲打、甚至羞辱学生,被定义为对学生不负责。直到学校统一的学生评估分数出来,我是遥遥领先的几乎满分,他们还在分析我是怎样“买通”学生的。是真心为了学生好,还是要把自己认为对学生好的东西“填”给学生,这样的价值观差异,也恰恰成了对本文的核心背景,“学习者中心论”的双向诠释。
学习者中心论主张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基于学生的个体特点来展开。在个体差异影响极大的第二语言学习中,这个观点更为重要,也是贯穿拙作《别说你懂英语启蒙》一书的主线。
二、课堂纪律差,羞辱了谁?
对照一下我看片子时的笔记,第一集几乎就完全是在描述中国班课堂的纪律怎么差。第二集里,还是纪律差的各种记录,增加了一点点怎么解决的内容,比如英国校方的介入。到了第三集,片子虽然在极力渲染考试比赛的气氛了,其实也还有超过一半在说课堂纪律、包括课后的自习和补课时纪律的问题。也就是说,整部片子,竟然有两集半、六分之五的篇幅在记录、描述和渲染纪律的问题。英国学生的纪律真的这么差吗?
片子里交代了,参与实验的这所英国学校,是一所英国的优秀学校。这样事情就简单了,就是用膝盖去想,结论都很明确,如果学生纪律就是那么差,这所学校是不可能在英国获得优秀学校的荣誉和地位的。
关于纪律这个问题,影片的字缝里几次给出了明确答案。几名中国老师都是行家,他们自己首先观察到了答案。有一段情节,就是英国的校长觉得应该在纪律方面介入,给中国班一定的支持时,在班上宣布了要遵守纪律的规定。内行的中国老师观察到,在校长宣布纪律的时候,学生全部的50双眼睛都是盯着校长的,包括最后排的。老师们自己用中文做出的结论是,大课堂也是可以控制的,英国孩子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
课堂纪律的崩溃,其实是中国老师丢掉了课堂的表现。老师没有抓住学生,他们无聊(bored)了、烦了、累了,失去了注意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通过叛逆的言行来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是不屑。老师失去了课堂这个结论,片中还从英国校长的嘴里总结出来了。校长出面干预之后,有一次和首席教师一起巡视过课堂,之后校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里根本不是课堂纪律的问题,是老师完全失去了课堂,他们完全没有抓住学生,只是自己在讲自己的东西而已。
关于这个结论,片中还有一处字缝里可以看到,就是那个排排坐的“家长会”上,在开会之前,一个爸爸在嘀咕,说“纪律”应该是学校行政管的工作。而会后又有一个妈妈开玩笑说,我们要不要商量一些怎么管束孩子的具体办法。很显然,这些爸妈们也听到了关于课堂纪律的说法了,但是这里他们显然不认为纪律是孩子们过去在学校中存在的问题。
校长的出面、爸妈们的嘀咕,应该是从中国老师那里听到了太多关于学生不遵守纪律的抱怨。我们的老师,自己丢掉了课堂,采用大喊、罚站、轰出教室的做法,喊到失声还是不能改善局面,就开始四处抱怨了,都是学生们不对、不好,典型的教师中心论的逻辑。回想到我自己在国内大学教留学生汉语课的时候,类似的情况就天天看到。有的老师满堂灌,留学生哪吃这一套呀,很快就不来上课了。小班制,只剩1-2人在班上,难看极了。我们的老师,就是批评和抱怨学生,而且去找一些莫名其妙的客观理由。比如当时是一个早上4节课,就说学生们懒,早上8点的课起不来,所以要求给自己排10点的课。没想到学生们可以大早起来上前面喜欢的课,完了收了书包就跑了,依然不上10点的课。那更丢人呀。
BBC的影片为什么要拿这么大的篇幅描述“纪律”呢?显然,这是文化冲突的表现,有戏剧性、有收视率。可是在戏剧性收视率的背后,还是传递出了强烈的潜台词,就是剧组的编导们找不到中国老师在教学上可取的地方来说事。仔细看,在种种纪律冲突的故事之后,并没有看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就进入了考试大比拼的环节。而反过来,看记录英国的首席数学老师辅导学生的小片段,老师跟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每个学生最终都面带笑容地表示搞懂了。影片里借英国老师的嘴说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老师只关心怎么教,却不去关心孩子们学懂了没有。在渲染冲突、追求收视率的字缝里,这个信息传递得非常明确。我们有些一心要在想象的层面去跟全世界比拼、要去证明中式教学方法不输于西方的观众,可以停止意淫了。从这部“真人秀”影片的字缝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纪律”只是一个伪命题,描述纪律的篇幅其实含蓄地展现了中国老师没有把握住课堂的丢人一面。
三、关于课堂互动、小组学习的价值观
中国老师反复地“镇压”学生在课堂上讲话的行为,甚至几次提到,这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这里出现了教学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核心主线还是学习者中心论。
前面已经明确了“纪律”只是一个伪命题,是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程度的问题。我这里采用“互动”这个词,就是说学生们讲话不是无序的,而是具有积极的交际意义的。如果只是无序乱说话,课堂教学自然就进行不下去了。西方的教育理论,信奉在互动中学习。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就应该表达出来,而他们这样的表达,对于其他同学、对于老师都是有帮助的。一个学生表达出对哪里不懂、或是阶段性地懂到了哪里,对其他学生都有启发和鼓励,而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出懂的部分,对于其他孩子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如果一个教师关心孩子学会的程度,就非常需要这样的反馈,否则教学也无法进行下去。这就是在互动中学习的逻辑根本。
什么样的老师会一味地压制学生表达自己未必成熟的意见呢?只有不懂得学习者中心论的老师。也就是说,只关心怎么去“教”自己想象好的内容,并不去关心学生弄懂了多少。这样,只要学生发言不是标准答案,就没有了价值,就是错的,一再这样表达,就是打岔,就是捣乱,甚至是浪费别人时间了。
在团体和互动中学习的能力,也是孩子今后长大进入社会工作所需要的关键技能。我们在工作中会碰到困难,而且解决的方法可能还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大家一起商量、尝试,最后用团队的智慧拿出解决方案。而我们常说的,三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成了虫,是因为我们内耗、内斗甚至内战,只懂得追求“正确答案”,用自己的正确答案来显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不懂得在合作与互动中共同提高的结果。
四,考试成绩领先是有水分的
整部影片在渲染考试比赛,最终的考试成绩应该怎么解读呢?这里出了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考试的命题和评判原则是什么、统计方面的模式是什么、学生们的起点差异怎么处理这些可变因素都没有交代。说这部片子是“真人秀”而不是纪录片,道理也就在这里了。
片子不做严谨的交代,我们还是只能从字缝里去解读。这不是一场公平的比赛,所以渲染比赛结果的做法,并不能起到很震撼观众的作用,远远不如公平的体育比赛的效果。
不公平首先在起跑线。这50名学生,不管是一个怎样的挑选原则,至少应该都是自愿的、或者同意的。同意参加这样的实验,主观能动性已经大大不同了,而学校的普通同学,只是在过他们正常的学校生活,在起跑线上,动能就不足了。如果对比组也是挑选出来的负有“使命”的50个人,数据会更有说服力一些。
不公平其次在于双方能够调动的学习手段上。英国普通学生还是是他们正常的一套学校资源,而中国班呢,除了中国老师的方法,还有外部的支持。比如校长和首席教师协助了课堂纪律,数学和科学的首席教师都到课堂做过帮助,孩子们还就数学问题到老师那里吃过小灶。学生们自己也把惯用的一个学习利器带进了中国班,这就是同学互相帮助、互动式的学习。从解九连环开始,特别到最后复习备考阶段,表现得极其明显了,孩子们显然是在小组中、在互动中学习,这是他们在中国老师的方法之外,结合进来的有效手段。
考试的设计本身对于结果的影响也是会很大的。考试用了短时间备考的做法,这样,填鸭式、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更有效,应该是不争的。还应该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片中提到这是英国学生们人生的第一次如此正式的考试。要注意了,他们十三、四岁的孩子,不像中国孩子,已经身经百考了。在孩子们自身没有考试经验的情况下,抱佛脚式的准备效果会更突出。
人都是有好胜心的,一个小集体,全校的眼睛盯着,校长首席教师这样的重磅人物三天两头来巡视, 这样在最后阶段集中突击,在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的考试之中,分数胜出了。这样的胜出,未必有多少价值。这也就是这部片子如此渲染这场考试比赛、却不是很能抓住观众的所在。
而更重要的是剧组又不止一次悄悄地在节目里放进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借助几名学生和首席教师的口,几次提到,到学校上学,是为了学校的社交活动、为了朋友。如果这些都没有了,就是从早七点到晚七点对着教科书,那么学校还有什么意义存在呢。
五、教育是需要勇气的
影片中的中国老师,总是口口声声在说,要把孩子“培养”成能够代表国家代表社会的人才。这样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养”能够带来什么呢?“工匠”、“鹅卵石”、“奴隶”?教育机器像流水线一样去把一个孩子打磨圆,就是没有正视教育本质、没有承担教育的职责和勇气的表现。所以在这样的系统里,只要孩子的表现不如标准答案那么圆,一大堆抱怨就会出现,怪孩子、怪父母、怪老师、怪学校、甚至怪整个社会。BBC片子里的中国老师把一切都怪够了之后,还竟然能够怪到英国的福利政策上去。
英国的高福利怎么维持?福利金从天上掉下来吗?荒唐之至!福利只能来自社会的财富,财富只能来自个人的创造,而现代社会个人创造和管理财富的关键,来自良好的教育。在这一点上,我用美国的教育实质来做类比,应该相差不会太远。美国的基本理念,教育,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自己。
正在教育孩子的我们,都会先于孩子退休的。我们退休生活的幸福稳定,在现在的孩子手中。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社会生存能力,是管理社会、保障我们将来幸福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所谓为了自己去教育孩子。为了自己的事情,是推不到任何其他层面上的,必须靠每一个人以十足的勇气来面对。也只有以这样勇气来面对孩子的教育工作者,才会对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关心倍至。也只有具有这样关心的人,才能理解为什么那位英国体育老师会为了孩子的不顺而落泪。
为了每一个人自己的教育,没有说大话喊口号的空间,没有个人业绩虚荣的土壤,更承担不起弄虚作假的代价!
大概是有一个什么样的国际考试,上海学生成绩最好,英国非常落后,才刺激诞生了影片影片中的实验。英国学校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做这样的实验和尝试,这是教育的勇气。放心,影片中已经把话说出来了,他们不会倒退回上世纪50年代的做法去的,这是人类进步的勇气。参与实验的50个家庭,他们具有的是成长勇气,会得到宝贵的成长经历,哪怕就是当年中国的上山下乡,都是一种不同的人生成长经历。
看完一个貌似不相干、自身又不是很精彩的节目,我的结论竟然是如此让自己吃惊地一边倒。中国的教育,不但缺乏科学,无视人性,还缺乏最起码的勇气,根本就不去承担教育应尽的基本责任。不管是跟什么“秀”,学习者中心论没有进入中国优秀老师的操作层面,是掩饰不住的。于是,一个我坚持了20多年的观点,就此被颠覆了。
我一贯主张出国留学应该在研究生阶段,在一个人完全成熟了以后,这样收益才最大,风险才最小。就在上个月,拙文《什么年龄到美国留学最好》还在重复这个观点。文中说到,眼下最流行的到美国上高中的做法,虽然躲过了毁灭人性的高考和中考,但是在青春期自我形成的时段出国,风险和代价都不小。现在看来,早早地逃离中国教育,或许是权衡中最为可取的做法了。
请留意“权衡”这个措辞。所有低龄出国留学的不利因素其实都还在那里,都不应该被忽视。可是面对把学生磨成“鹅卵石”的中国教育机器,选择出国应该还是最明智的举措了。
胜利大逃亡,这是目前中国孩子和父母需要的勇气。这个天底下,还是有能让孩子茁壮健康成长的地方的,好孩子应该志在四方,出来闯世界吧!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