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2017年从文化看中英教育理念差异
教育,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是 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 ,由此可见,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因为物种延续的需要,新生一代是不断出现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教育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因此每个国家的教育发展都与其历史及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教育发展至今,如同我们所了解到的那样,不同地区或者国家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就是简单的探讨一下文化所导致的英国与中国之间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英的文化裂谷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既然要探讨文化所导致的教育理念差异,就必然要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文化的差异又是个很大的话题,所以这篇文章大致只描述两个与教育有关的文化方面的不同。
农耕文化利弊
第一个便是地理因素所导致的文化差异。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而正因为物产丰富,中国的主流文化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农耕文化。步步为营,求稳定的发展则是农耕文化的主要理念,不过这种求稳定的思想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冒险的冲动以及探索未知的欲望。相反的,这种农耕文化在英国却没有发展出来,最根本的因素便是英国是处于纬度偏高的一个小岛上,自然环境虽不算恶劣,但跟大陆地区相比则略显贫乏,因此,他们的文化发展则渐渐的走向了一种对外侵略的方向,因为本国无论是供还是需都达不到它本身发展的要求,所以,他们热爱冒险和探索未知的事物。
信仰的力量
第二点则是宗教的影响。英国,从罗马统治时期开始,基督教便深深的扎根于这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之中,上到皇帝下到平民,每一个生活在英国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历史上英国皇帝登基都是要由教皇为其加冕,英语中很多的谚语也都是出自于圣经之中的故事,可以说基督教在英国的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反观中国,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虽然受到人们的推崇,例如皇帝即位要拜天,称自己为天子之类的。但最后道教却没有像基督教在欧洲那样起到那么大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佛教的传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道教的影响力,但佛教最后也没有成为像基督教那样对政治有很大影响的宗教,也许是因为佛教本身理念的关系,还有人将儒家思想总结为儒教,这可能是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但是因为其在历史上并没有形成一种宗教,所以其思想最后形成了零散的碎片散布于中国文化的各个部分,很少有人能够将其归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这三种宗教最后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却没有像基督教一样在英国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文化在此分流
这两点便是中英文化上的一些差异,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了中国和英国的教育理念呢?首先,如上文所提到的,地理因素导致了中国求稳的主流文化,所以在中国的古典文集之中,对于教育的解释则偏向了这一方面,例如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辞解字》中对于教育的解释便是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大致意思就是说,教是一种模仿,上施下效,育则是使子与人为善,这个解释完美的说明了农耕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因为农耕文化求的是稳定的发展,不会有什么太多未知的事发生,那么只要能够把上一代人所教的都学会,那么新生一代在就可以处理自己将会遇到的问题,所以中国发展出来的教育理念并没有积极鼓励新生一代去探索未知。相反的,英国的地理因素所导致的英国文化最终促使人们去寻求在外界的发展,去开拓新的边界及视野,因此他们的教育理念也偏向于激发新生一代对于未知的渴求以及冒险精神。
做到 不耻下问 有多难
同样的,基督教对于英国教育理念也起到了这种作用,圣经中有明确的提到耶稣鼓励人们通过提问来去除愚昧和认识真神,例如 因为凡求的,就得着;凡寻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们开门。马太福音7:8 ,可见在基督教的教义之中是鼓励人们去提问题的,而提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对于未知的探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思考,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正契合了英国发展的需要。相比而言,除去近代受到西方教育理念影响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在中国本土文化当中很少能找到鼓励人们提问的名言警句,思来想去加上百度搜索,最后找到个 不耻下问 这么个成语,这个出自《论语》的成语也是非常值得人们深思,举例来说,一般只有在人们吐痰吐的多并且不应该在那里吐痰的地方才会出现禁止吐痰这样的标语,这是因为有这种不应该发生的现象,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警示,而不耻下问这个成语也是如此,正是因为出现了 耻于下问 这种不应该出现的现象,才会有不耻下问这种警示,可见在孔子那个时代,很多人耻于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不过这个成语只是体现了耻于下问这种现象,那么人们又是否耻于上问这种事现在也不得而知了,因为在中国的典籍当中对于提问的鼓励的确少之又少,当然,也有像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这种话,但穿插于中国主流教育理念中的依然是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对于提问探索这样的话题,中国的教育理念既不持鼓励也不持反对意见,大致的保持了一种中立态度,因为农耕文化不需要人们去探索些什么,知道该知道的就可以了,没有对外拓展的强烈需求,这几点在中国的教育理念当中体现的十分明显。
有心无力的无奈
有心无力的无奈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的教育理念已经改变了,并不再像以前那样因循守旧。诚然,伴随国家的发展,很多东西都在改变,但对教育理念影响最大的因素始终都是文化,而中国现在的文化虽然也的确受到西方世界文化的冲击,但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完全脱离以前的教育理念,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传承,而想要改变文化则需要多的多的时间,在这期间,中国的教育理念归根结底还是原来的那一套,这也是基于现在中国的国情。在英国,有时候老师可以就一个问题说一节课,就这个问题把每个学生都问一遍,因为他们一个班就20至30人,而这种事若发生在中国,老师把每个学生问一遍,一节课结束时间还不一定够,所以英国这种教育理念与方式在中国也无法普遍实施起来。
结语
总而言之,两国文化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两国教育理念的不同,英国偏向冒险及探索,而中国偏向模仿与稳妥,虽然中国的教育理念的确是符合中国现在的国情,但就世界发展的整体趋势而言,英国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能够在这个不断进步的环境中具有先天的优势,并且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
供稿人:澳际留学合肥分公司咨询顾问 芮锐
特别声明:此文章为澳际留学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 澳际留学 及作者姓名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