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留学生融入当地人的社交圈?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183 移动端

其实这个问题我想过很多次,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在国内念大学的时候我在课余活动人际交往上花的时间远大于专业学习的时间。自我感觉,鄙人虽算不上什么名人,但跟不同工作不同身份的人交往都很轻松,人脉很广。 之后,原来的朋友圈都没了,独自一人孤苦伶仃来到了美国的一个小村庄。没办法,人基本都有群居性倾向,暑假读语言的时候认识了同一个学校的几个中国人,然后还结交了一大堆巴西人、韩国人还有很多毛子哥们儿。大家英语都不怎么行,然后就英语加着用手比划胡乱说,关系倒还很融洽。 1.语言隔阂 就像前面大家提过的,语言确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举个芬兰的例子,中国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比当地人以及其他外国生低不少,不要说我们专业里的那些英语国家的同学了,就是同是第二语言英语水平差距都不小。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桥梁,如果语言不通畅那自然更多的上层建筑也就搭不起来,上课是迫不得已,下课各自回家也就不难理解了吧。 1.1发音 这不一定是英语词汇量或者语法表达的问题,很多时候是你很会写很会听很会读,但是说不好,或者更常见的发音不行,这个很要命,大家从国内学习习惯了不看音标背单词,好多单词很熟但是发音各种错,导致很简单的单词、句子对方也不知道你在表达什么,这样来往几次大家就有意识避免不必要的语言接触了。 我亲有体会,我英语也不是太好,好多时候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不明白,但有一点稍微好点就是发音没问题,所以被夸过英语好,当然他们的意思我明白,因为我自己清楚自己英语水平怎么样,他们说我英语不错实际就是我英语还不算太差,他们可以理解我表达的意思,比他们遇到的一些其它中国人发音标准一些(这个是他们说的,我听了之后一开始感觉这是夸我,后来就想呵呵了 )。他们还会问你在哪学的英语,有没有在英语国家呆过交换过,无非表示奇怪而已,后来我就直接一个玩笑带过,说我雇了一群全天候家教跟在我屁股后面他们也就没说了 当然也可能就是礼貌礼貌,我想多了。 1.2口音 说这个口音,其实欧洲各个国家的人也都有口音,但是他们基本能互相听懂,我们的口音他们就困难,我觉得可能跟他们之间彼此来往多有关,他们的各类交流项目非常多,比较大的比如伊拉斯谟,很多人从中学可能就有国外交流经历,听得多了也就熟悉了就懂了,教育水平又比我们高,经济社会英文通用程度也高,这都是语言优势的基础。 另外中文跟印欧语系的巨大差异,先天不足,我目测我们学日语韩语发音上也比欧美人有优势吧,至于我们不注意音标和口语,这就是后天不足了。 2.交流成本和回报 欧美之间差异是很大的,但跟中国这个东方文明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中国生总是很多,大家即使不大量接触其他圈子也会有自己的小圈子,这样出圈的动力也就不足,反正大家有三五好友了也就不那么迫切去接触不必要的外部世界了。 中国人内部,交流成本低,因为大家有很多共同点,交往门槛就低,跟外国人或者当地人交流门槛很高,但是迈过去了可能就是另一个世界,所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如果不需要冒险就可以维系那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这里跟语言有个恶性循环,就是语言不好导致不愿意主动接触,交流减少,结果圈子更加固化,这样等需要收回投资的时候,你发现国人圈子多投入就有多回报,但是跟当地人可能是高投入低回报的也就被果断弃了。这个说法好像有点很邪恶,我想过这个问题,就坦承下吧,如果大家也做过类似算法的话。 3.业余活动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大家喜欢的活动不一样,一起出去玩也就没有个话题。而且我们来到目的国的文化,一般是西方文化吧,或者说当地文化相对于我们往往是强势的,也就是说为了融入当地社会或者社交圈子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认知成本,是我们去迁就他们,因为我们是弱势方,所以上了游戏桌需要我们学习他们的规则先,这个从某种意义看是一种 不公平的竞赛 ,当然了没人强迫你参赛,所以敬而远之吧。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中国人很喜欢K歌,芬兰人也喜欢啊,但是方式不同,他们喜欢在那种公开的酒吧唱,没有包间的,这我们就无法理解,但人家习惯的很也很享受观众的在场。好不容易有个共同爱好,又不兼容了。我发现生普遍喜欢自己研究些小菜肴点心的,不过这种东西也不好天天把同学往家里请吧,所以出去玩选择比如酒吧文化,这个似乎水更深也更不熟悉,party 偶尔去两次还行,让我举办我就会觉得很奇怪,至于各类体育运动也是当地人特别喜欢的,我们参与也少,原因是女生不用说了几乎没有,男生很多也不对位,比如美国人的棒球橄榄球我们了解的就少,芬兰的冰球和冬季项目我们更是在电视上看的比较多些,嗯,我们可能比较了解冰壶 加上我们确实身体素质不如当地人,这个原因复杂,先天后天都有,所以真的大家没啥交集了。 4.历史地理 流行文化 聊天的时候往往需要点历史文化语境,我们可能谈中国历史侃侃而谈,但在当地语境里就不是语言问题,而是积累问题了。这种历史不局限于古代历史,往往近代历史更重要,因为可能会更常提及,不要说欧美历史,我们有多少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一知半解呢?这种情况下即使人家问到了自己也说不上,更不用提他们的历史。所以谈话进行不下去跟这个也有关,虽然多数情况下聊不到这么远。 地理主要就是当地的地理,比如美国地理欧洲地理。这也是会提及的一些关键词,如果没有这个概念,那即使每一句都听得懂自己也表达清楚也是说不出来,因为聊天时候也容易涉及去过的地方,这时候如果没有这些概念就完全不知所云了。就像你跟一个没什么地理概念的中国人聊天,你大侃特侃你去过这个名山大川,那个古朴小镇,他虽然能听懂你的每一个词但完全是在听你天方夜谭的状态,因为他听都没听说过,这对话也就进行不下去了吧?他也没兴趣听下去,你也没兴趣讲下去了。 至于流行文化,生里这算特长了吧,特别喜欢追剧的人,这个我倒是不太了解,因为看的少也没追过什么。不过如果对当地本土或者流行音乐,文学有研究这肯定是加分项。你会更容易找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 这几项我觉得不单是阻碍生的问题,对于任何社会内部,比如你在国内大学难以融入其他同学或者周围社交圈子,这也可以算作原因。 其实任何国家的人想融入当地人的社交圈都是很难的,即使是西方内部不同社会的人,不单是中国生的问题,你找个西方人到中国去,能融入中国社交圈的也是极少数,首先必须他们得说好中文,这就淘汰一大批了。所以这个问题是普世的,可以改成为什么生很难融入当地人的社会。 举个例子,外国人喜欢到酒吧喝酒,我们呢一般是饭桌喝酒,这个差异就很大,你不习惯也不喜欢但为了融入非强迫自己融入,有这个必要吗?或许有一天你混迹外国人圈子如入无人之境,大家都不把你当外人了,你会究竟怎样定位自己呢,我究竟是谁?为什么我在这里。如果你自己能想明白那就无所谓了,可怕的是自己也想不明白还跟着凑热闹。 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比如你的肤色和种族,文化基因。跨文化接触会很令人兴奋,跨种族婚姻更是浪漫啊,但是别忘了我们头脑中的这种跨文化跨种族事件印象是被媒体和文学影视夸大化了的,现实中普遍存在但绝对比例要低的多。一群新生大家一起散步,很自然形成两个方阵,大家也不是有意的,只是我们人类习惯于信任和自己外形相近的人,长的像说明血缘接近,潜意识里不是敌人,加上对彼此更全面的认识和文化价值共识,如果大家横眉冷对那才叫真问题,说明族群内部缺乏共识或者认同感。相对来讲,就像其它回答理由提到的,同样是外国生大家感觉关系就近,亲切,因为大家遇到的问题也类似,这种共同经历就形成了共同语言和归属感、认同感;同样是亚洲面孔,也是很自然的大家说话更聊得来,感觉不需要什么话题就很自然就可以聊起来,但是如果是欧美人,我就感觉更他们说话很奇怪,如果没有什么具体事宜我主动去跟人家说话干嘛,有点自卑,有点自我保护吧。 这也不是说不去接触,或者全盘西化,我个人的态度是遇到了不回避,有机会也主动参加,但不强求自己一定如何,也不认可那种跟外国人混得够熟才算 成功 的观点。不卑不亢,有理有节,纵然我辈难以做到,与大家互勉下还是可以的。 所以不必过多纠结,中国人内部接触多完全正常,只是不要单单为了一个学位在这读书,然后成天只参加内部活动就好。是全方位的体验,不止是一个人上课学习,一个人下课回家做饭,那些成天在国内社交网站发状态晒照片晒孤独的人,就是典型的 他把灯关了,然后说他一个人独自走在无尽黑暗中 那种。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