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海归”变“海待”的四大难题

刚刚更新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358 移动端

许多留学生毕业以后选择回国就业,可渐渐的发现自己从“海归”变成了“海待”,诚然,近年来一直增长的中国留学生人数造成了留学生群体自身的就业困扰,但是他们自己都不存在问题么?下面就是澳际小编整理的“海归”变“海待”的四大自身问题总结。

  “海归”为啥变“海待”?

  近几年,海归的就业形势出现了一些变化,学业有成归国者没法快速适应国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眼高手低者无法接受企业提供的薪资;砸钱混文凭归国者,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一些海归往往是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出去留学,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仅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类似。

  问题一

  无法适应国内工作和生活环境

  刚刚在美国伊力诺依理工修完环境工程硕士的高珊跟记者提到:“自己非常喜欢芝加哥这座城市,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其他各方面条件都优于国内,在芝加哥生活久了,再回到国内多少会有落差感和失落感。”

  问题二

  眼高手低缺乏工作经验

  在一档电视求职节目中,22岁的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的艺术设计系硕士的孙小欧,现场求职首席旅游体验师,要求薪资每个月1万元起。当在场的老总们频频向她提问的时候,她只是尴尬地一笑,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问她为什么觉得自己能够担任首席旅游体验师一职,她只是表示自己曾自费游过10多个国家。最终因没有过多的旅游心得,没有独特的节省开支的手法,最终被录用为平面设计师。

  问题三

  速成“海归”多光环不再明显

  海外求学人员数量的剧增,用人单位对海归司空见惯,这一群体逐渐由精英回归大众,而且一切国内企业更看重的是求职者的个人能力和内涵,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国内一些大企业HR均表示,在选人上,学历是一方面,更看重实力。

  问题四

  凭兴趣选专业回国无用武之地

  国外院校有很多相较国内来讲偏门、冷门的专业,一些学生在选择出国留学的专业时,没有考虑周全毕业后是否回国发展,更没有考虑到就业问题,完全凭一时兴趣来决定,结果导致所学专业在国内用不上,空有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