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提升孩子成绩,英国人也流行请家教

刚刚更新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407 移动端

  家教风源于当代社会竞争压力日增,刺激家长们“望子成龙”心态。教育界人士担心这可能过早增加孩子负担,有碍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并可能扩大贫富阶层受教育权利不平等的矛盾。近日,《泰晤士报》上刊登的文章指出,英国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争抢入读名校机会,不惜重金聘请家教,近年风潮尤盛。

  家教业兴旺

  毕业于牛津大学生物系的马拉奇·吉尼斯今年刚23岁,已经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事业——设于伦敦的“聪明小东西家教中介所”,刚运营一年,在伦敦家教界已小有名气,平均一天能接到10份客户申请。

  吉尼斯本人就是其中的王牌家教,是很多家长“抢购”的对象。最近他在纽约上东区一户富人家里过了一个月奢华生活,为的是帮一个准备上伊顿公学(英国一所贵族化私立学校)的男孩进行考前冲刺。

  吉尼斯说,因为复活节假期刚好在公学入学会考前,常有些有钱的家长让家教跟着全家一起去国外度假,家教帮孩子准备考试的同时也可以免费享受一下滑雪等昂贵的休闲活动。“我们准备在明年的公学入学考前,在(法国滑雪度假胜地)梅里贝勒开设一项复习课程,因为那里总有好多人带着家教去度假。”

  请吉尼斯做家教价格不菲,按照补习目的和内容不同,每小时收费至少45英镑(约合75美元)。但他说这收入在业内不算顶尖,他认识一位在伦敦专门为学生准备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家教,收费高达每小时250美元。“听起来好像很贵,但你想想在伦敦请一个水管工也得花不少钱……”

  在吉尼斯看来,对那些成绩很好、但难以找到高酬劳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做家教是最佳职业选择。“任何拥有大学理科文凭、性格又随和的人(在家教界)都有好澳际。”

  吉尼斯的成功应归功于英国家长爱请家教的风潮。据英国教育慈善机构“萨顿基金会”最近一次调查,伦敦11岁至16岁的中小学生中有43%请过家教,比4年前所统计的比例——36%上升了7个百分点。

  萨顿基金会的政策总监詹姆斯·特纳说,目前教育界存在一种“军备竞赛”现象。“我们做调查之前有一种假想:经济不景气,家教业也随之衰落。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解释说,经济衰退期,父母们可能会为了省钱而放弃让孩子上昂贵的私立学校,但他们会觉得有必要请家教来补偿公立学校采取大班制教学无法个别辅导的缺憾,或是为了让孩子能入选只选“好学生”的文法学校就读。

  “假如你没有足够的钱把家搬到有好学校的地区,或交不起(私立学校)学费,至少一个家教还是请得起的,”詹姆斯·特纳。

  在伦敦,有些家教是“个体户”——可能只是个退休女教师,中介人兼助理就是自己的丈夫;也有些像“家教舰队”这样已成规模的中介公司,旗下网罗了数千名家教。

  不光是家长爱给孩子请家教,英国政府也一定程度上也起到鼓励作用——政府推行的“取得大进步”教育扶助项目针对在公立学校就读的9岁至14岁儿童,由政府掏钱雇家教,为数学或英语科目成绩不达标的孩子提供每星期10小时的一对一补习。

  政府将为这个项目投入1380万英镑(约合2291万美元),计划覆盖60万名目标学童——其中一半是数学不好的学童,一半是英语不好的孩子。将有1万名家教受雇,补习费最高为每小时29英镑(约合48美元)。这个收入,家教行业的“明星”们可能不屑一顾,但对多数家教而言仍是一份好差事。同时,公立学校内的后进生往往家境不佳,所以对这些学生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家教风之弊

  请家教能否保证孩子一定达到家长的期望?

  在伦敦北部开设“激励”家教中介所的安吉拉·科亨说,她从不向家长保证学生能达到什么水准,因为家教的作用“关键在于增强信心,而非加压……即使家教确实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提高,可能还是无法达到他们想进的学校标准。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现实。”

  她认为有些父母是在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转嫁到孩子身上。“我听过(有些家长对孩子)这么说,‘你要是进不去(那个学校),就是毁了我们的梦想’。这些家长大多自己小时候未能入读名校。”

  有些人认为,家教虽然能提高学生成绩,但长远而言对学校发展有害无益。

  “家庭与家长研究所”主席兼伦敦福音橡树小学校董事会主席菲奥娜·米勒认为,请家教风气使一个学校的真实成绩得不到体现。她说,伦敦很多有名的小学在考试中表现出色,并非因为学校教学质量高,而是学生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以后能上好中学,一直在请家教辅导孩子。而这对于类似福音橡树小学这样的慈善性质学校造成不公,因为这类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家长付不起请家教的钱。如此,在各名校按照成绩选拔学生的考试中,没请家教的学生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现年43岁的芙朗辛·阿尔曼多斯当了15年教师,最近刚开始做家教。她承认家教风可能扩大教育不平等,但确实能起到促进孩子学习的作用。阿尔曼多斯在担任私人家教的同时,也参加政府资助的差生补习项目,为两所公立小学成绩不达标的孩子补习,这让她觉得自己在“回报公立教育系统”。

  英国教育研究所教授朱迪·艾尔森却不同意这种看法。“国际范围的统计调查显示,由于家教在辅导时采取了不同于学校老师的方法,孩子可能感到迷惑。而且,孩子们也可能因此对上课更加不感兴趣,因为他们会想,‘我回头再跟家教老师做这题目,’或是,‘这个内容我已经跟家教学过了。’这会导致他们在学校上课时容易厌烦、注意力不集中。”

  过度家教适得其反

  美国心理学家马德琳·莱文所著的《优先权的代价》一书中,描述了美国新一代“危险儿童”的特征——不是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问题儿童”,而是那些从小被各种家教和培训师塑造成各科成绩优异、却变得感情冷漠的孩子们。一些“望子成龙”的父母看了之后颇受触动,因为里面描写的给孩子施压的家长俨然是自己的写照。

  菲奥娜·米勒认为,10岁以下的孩子课外不需再接受家教辅导,“他们应该和伙伴们玩耍,那也有教育作用”。

  伦敦教育顾问迪伊·弗兰肯常指导家长们如何提高孩子应付各种考试的能力。她并不赞成过早给孩子学业压力。“我的主要建议是在7年级(大约相当于中国初一)时开始做好起跑准备,无论孩子在什么类型的学校就读……过于密集的训练可能适得其反。”

  她回忆自己担任著名私立女子学校“北伦敦学院”小学部主管时面试申请入学者的所见所闻,看到“11岁的孩子嘴里,每个名词前面都要加上5个极其复杂的形容词,还有一些孩子被家教训练得非常死板,在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即兴环节中,常常表现得目光呆滞,因为这和家教教给他们的一套完全不同”。

  “家长必须摆脱一种迷信:想进好学校,不需要让孩子变得像爱因斯坦那么聪明,”弗兰肯说。

  家教也有苦衷。实习教师彼莉娅在读牛津大学期间曾当过家教。她说,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给家教很大压力。

  “家长们喜欢喋喋不休地跟我谈论他们的孩子,常听到‘他的学习态度很糟糕,他姐姐比他勤奋得多’之类的话。然后我见到那个孩子,其实他只是个很正常的少年。”

  她常常被家长要求或暗示帮孩子做作业。她说,在一些寄宿制的私立学校,只要学生能考出好成绩,即使学生把家教带进学校一起住,在上课之余进行辅导,学校也根本不管,养成孩子过于依赖家教的习惯。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