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2017年海归留学回国成为主力
2016年度澳际留学共收获Offer40351例,奖学金3522万美元,58%学员进入美国TOP50名校;澳际学堂高分学员占比高达80%以上,86%的学员获得了托福100+的好成绩;澳际游学境内外出团达2300人次,项目涵盖全球知名企业和顶尖名校科研院所;澳际就业帮助800多位海内外大学生成功拿到理想Offer,85%进入全球500强企业。
世界顶级的科学期刊出版公司——自然出版集团以中英文两种语言,面向全球发布了题为《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的白皮书,为处在关键发展期的中国科研“把脉”。这份报告的依据是其最近对1700多名中国一线科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中所收集到的信息。
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科研环境与其经济一样,也处于转折关头,需要克服一些独特挑战,以提升中国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力,支持可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持续加大投入和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科研人才滞留海外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加之我国启动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包括提供经费充足的学术岗位,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越来越多的高层次科学家回到国内。
年轻科研人员对国家充满信心
白皮书首先关注的是中国科研一个良性发展趋势,长期困扰中国的“人才外流”正逐渐转变为“人才回归”。中国吸引、培养和留住科研人才的不断努力取得明显成效,从海外招回了大批科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攻读理工科的中国籍研究生数量从1987年的1.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3万人,几乎增加了两倍,中国由此成为美国理科博士最大的海外来源国。受高薪和澳际的科研环境的吸引,这些毕业生大多数倾向于留在美国。
但是,随着中国持续加大投入和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现象正在发生改变。中国政府已启动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其中就包括“千人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提供经费充足的学术岗位,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从海外吸引高层次的科学家,特别是中国籍科学家。
白皮书显示,在此次调研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和近二分之一的问卷调查回复者,都是在这一波“海归”浪潮中回到中国的。
从中国年轻科研人员那里收集到的最新数据也表明,这种“人才回归”或“海归”模式在未来会更加明显。尽管接受调研的许多博士生和博士后科研人员仍有出国计划,但85%的人都表示计划在5年之内回到中国。报告中说:“显然,许多年轻的科研人员都对中国科研环境的持续改善充满信心。只要获得有力的支持,下一代科研人员将会回馈中国科研。”
影响力与产出量尚不匹配
中国由“人才外流”反转为“人才回归”,反映了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日益增强的地位。但挑战仍然存在。
白皮书指出,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和科研产出均居于世界第二位,还是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在全球的第二大贡献国,显示了高水平的科研实力。2014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达92.8万件,连续第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中国科研的学术影响力与产出量的惊人增长不相匹配。尽管中国发表的高水平科研论文有了大幅增加,但如果用代表学术影响力的“标准化论文引用影响指数”来衡量,中国在许多学科领域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报告指出:“虽然在绝对数量上中国对全球高引用量论文的贡献仅次于美国,但中国仍有增长空间。而且,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一些领域的高水平科研产出方面也有欠缺,例如,化学和物理学的实力要明显强于生命科学。”
报告认为,目前中国的科研评估系统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都严重依赖单一的评估标准,例如SCI论文的发表数量,却不太重视科研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并且,中国缺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机制,这也阻碍了社会和经济影响力的实现,“中国需要改变其科研文化,使之更侧重于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从而保持科技的持续发展,并将科研产出转化为生产力”。
科研生态总体乐观局部有碍
白皮书认为,中国科研生态系统各基本组成要素的发展局面十分乐观,但依然有一些障碍困扰着科研人员,不利于建设一种认可和鼓励求精创新的科研文化。白皮书从科研资助、科研实施和科研传播这3个科研过程的重要阶段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科研资助方面,尽管中国2014年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已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当,但基础研究经费仅占中国全部研发投入的5%,这一比例远低于美国的18%,英国的16%以及日本的12%。受访的学术带头人(PI)中,超过80%都认为中国应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
此外,尽管中国有面向年轻科研人员设立的专项资金,但一些受访者还是认为,其金额往往较小并且期限较短。报告建议资助机构加大对基础研究及青年科学家的投入。报告还建议更广泛地采用专业的同行评议机制,有助于提高项目拨款效率和透明度。
科研实施方面,尽管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博士生和科技人员,但仍存在两大人才空缺——缺乏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报告建议科研机构加强对这些岗位的重视度以解决此问题,并建议减少资深科学家的行政管理任务,让他们能腾出更多时间指导年轻科学家。
调查显示,在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仍然是中国衡量科研人员成功的一项重要标准,报告建议采用更全面的评估标准。
科研传播方面,报告建议采取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分享自己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并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科研写作培训,还需要激励科研人员与公众和产业界交流自己的工作,开展更广泛的科学传播活动。
【澳际留学热门专题推荐】
2017年飞跃计划 错过这次等一年
帝国行动 英国最佳申请方案
2016年澳际留学面试套磁全指导
成功留学要趁早,2018精英计划助你圆梦名校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