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2017年英国的气候是这样婶儿的,你能适应吗?
2016年度澳际留学共收获Offer40351例,奖学金3522万美元,58%学员进入美国TOP50名校;澳际学堂高分学员占比高达80%以上,86%的学员获得了托福100+的好成绩;澳际游学境内外出团达2300人次,项目涵盖全球知名企业和顶尖名校科研院所;澳际就业帮助800多位海内外大学生成功拿到理想Offer,85%进入全球500强企业。
出国留学,去往英国留学,英国的气候是这样婶儿的,你能适应吗?
英国的丘陵地貌,路面也随着地势忽高忽低;天气多变,阴晴无常,雨雪交替,仿佛“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总是听人说英国冷,而实际上,英国的天气特点是凉(cool),而且是一以贯之、四季如“秋”。
留学英国的行李总是比较纠结的事,尤其是衣服。总是听人说英国冷,而实际上,英国的天气特点是凉(cool),而且是一以贯之、四季如“秋”。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概括是基于咱们中国人的平均体格特征做出的。在英国,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有人穿短袖,这些先天强壮的肉食人类,不能与咱们阴阳调和、荤素搭配的东方格调相提并论。
纬度与温度常常联系在一起。英国所处的纬度较高,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几乎在同一纬度上,也许这就是很多人以为英国冷的原因。
不过北大西洋暖流途径不列颠,带来了温暖潮湿的海洋性气候,比欧亚内陆还是要暖和多了。
英国的冬天,3、4℃的气温算是低的了,放在国内,应该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再加上常备的电暖气(有些家里还有壁炉),室内温暖如春,感觉在北京的家中一样,穿个薄毛衣足够了。要是经得起江南、华中和华南冬天的寒意,在英国简直是驾轻就熟。
夏天20度左右,连空调都省了,早晚还要添一件厚些的外衣才好。
2004年我还在格拉斯哥大学读MBA时,报纸上登载着“热浪袭击伦敦”的消息,很多人出现身体不适,其中有些甚至生命垂危。
仔细一看,气温也不过33℃而已,这在夏天的北京是再平常不过的温度,到了英国竟成了洪水猛兽。看来咱们中国人民还是很坚强的。
对我而言,夏天的英国简直是“避暑山庄”,最怕热的我,在这里省去了二三十年的大汗淋漓之苦。
即使如此,体感温度常常偏低。
英国的丘陵地貌,路面也随着地势忽高忽低;天气多变,阴晴无常,仿佛“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
英国阴郁的天空常常还是让人有些透心凉的感觉,这里下雨是常态。还好,多是阵雨,很少有国内南方恼人的“淫雨霏霏”。
风和雨常常并行。格拉斯哥劲风堪比北京,更多了些肆无忌惮。所过之处人瑟缩,伞变形,雨狂舞,进了漩涡般身不由己,伞当然也顾不上了。
我从国内带来的折叠伞很快就被吹坏了,而当地人用的多半是直拉型的伞,伞盖很大,伞柄又粗又长,这样才能对抗一阵。
不过,在格拉斯哥打伞似乎总让人进退两难。
细细的飞屑弥漫开来,润泽枯草,油亮干枝,洗涤心绪,此时伞显然是多余了;一片乌云狂躁地涌过来,急不可耐地宣泄一阵苏格兰的千年牢骚——直抒胸臆,怒不可遏,十分钟内倾盆而出,此时不带伞着实不爽。
格拉斯哥的雨是出了名的,难怪当地人会在下雨时向你打趣地说一句:Welcome to Glasgow!(欢迎到格拉斯哥来)言外之意,别大惊小怪的。
很多人干脆不用伞了,穿着防雨布料做的套头衫,一般情况下可以对付了。
格拉斯哥虽然风大,但风带来的一般是湿润、洁净的空气,对我而言,常年生活在空气干燥、尘土飞扬的北京,搬到英国简直是到了疗养胜地,润泽的风和雨,治好了我的咽炎和鼻炎,我的那张“老干脸”也“水灵”了不少。
乌云、小雨作为主旋律的英国,人们对阳光的追求无以复加。
留学期间的2003年9月,格拉斯哥天高云淡,阳光灿烂,当地人似乎对连续的响晴有些招架不住,街上赤膊者(男性)比比皆是,颇有些返璞归真的味道。女士们大多穿露背装,身材迷人的不多,雀斑倒不少,草地上躺着很多享受阳光的人。
当地人可能会担心,这个如火的夏天透支了太多的阳光,今后的预算该重新调整了吧。
英国大气透明度比较好,相对而言紫外线辐射强烈,而英国人近乎贪婪、不分季节地拥抱太阳,确实也承受着灼伤、皮肤癌的风险。
即使如此,在英国,真正需要穿夏装的时候并不多,平常日子,穿着单衣、单裤、短衣、短裙的,多半是去蹦迪的。因此,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夏装不要紧,冬装倒是应该备好。
对天气多变的体验还是在一节MBA课上。那天上午,碧空如洗,我欣喜地背着初冬暖暖的阳光踏进教室,坐在窗边的位子上,旁边的苏格兰同学向我打招呼:
Hi Andrew, how are you doing? (Andrew,你好!)
Hi Linda. Thanks. I am doing good. It is a beautiful day, isn’t it? (Linda,你好,我还好,今天天气真不错!)
Linda显得有几分犹豫,翻了翻眼睛,头也晃了晃,回应道:
Not too bad by now. Who knows what is going to happen next? We are in Glasgow.(到目前为止还好吧,谁知道过一会儿会怎么样,别忘了咱们可是在格拉斯哥)
All right then. Let’s wait and see. (那好,咱们等等看)我应激反应似地笑了笑,开始进入上课状态。
刚刚过了10分钟,窗户震响,我一侧头,刚才晶莹的蓝天已经阴云密布,温暖的阳光无影无踪,代之以狂风大作,推搡着玻璃窗。
教市场营销学(Marketing)的任课教师也像被这大风吹到似的,他滑稽地做了一个猝不及防的躲闪动作,并说:
Let’s calculate the possibility of snowing after speculating the market trend. (咱们预测完市场变化趋势后,一起计算一下下雪的几率有多大)
一片会意的笑声中,我和Linda四目相对,她挑了挑眉毛,我竖起了大拇指。
快下课了,我正在整理笔记,Linda拍了拍我的肩膀,向窗外努努嘴。我一扭头,天啊,大雪如期而至,视野里只剩下一条条白色的斜线,校园完全被淹没其中了。我扭过头来,对Linda说:
You said it. (还是你说得对)
此时老师一边收拾教案,一边打趣地说:
Good timing, isn’t it? Enjoy yourselves in Glasgow. Bye guys. (来得真是时候,是不是?在格拉斯哥好好享受吧,再见了伙计们)
可能是天气经常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成了大家的谈资,当地人是三句话离不开天气,几乎成了口头禅。与苏格兰人见面总免不了这些句子:
It is cold, isn’t it? (真冷啊,是不是?)
What a beautiful day! (天气真不错)
No worries. Tomorrow will be clear. (别担心,明天天气会好的)
不过这些与咱们北京人说的“吃了吗”没什么两样,不过起到打招呼、引出话题的功效而已,没人真正关心是否吃过了,也没人每次都在意天气冷还是不冷。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