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预科的课程设置是具有相当针对性的,预科课程设置分为两大部分即专业英语学习(academic English studying)和专业学习(academic course studying)。 比如亚非商学院的课程设置分为:
必修课:强化英语,欧洲社会与思想入门
选修课:欧、亚、非洲的艺术史,现代欧洲史,世界语言,发展中国家问题研究,国际法,媒介与沟通,国际经济学史,商科入门,经济学入门
这些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学生将来就读研究生课程的时候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强,同时,加强学生专业写作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这些都是帮助学生能更好的吸收英式教育的强有力的工具。
误区二:进入大学预科只要成绩好就可以申请任何大学
虽然在大学预科在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后可以有机会就读英国很多TOP10的名校(例如St.Andrews、UCL、Loughbough), 但并不代表该生可以申请到向牛津(cambridge)、剑桥(oxford)这样的大学。然而,通过两年A-Level (相当国内的高三、高四)的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便有机会迈进世界级的校园里了。
误区三:大学排名越靠前越好
很多学生家长在考虑申请大学的时候往往最关注的是所申请的大学在排名榜上的位置,如果在20、30名以下的便决不考虑。其实就这点而言本无可厚非,他们所关心的一是大学教学质量,二是学成回国后用人单位的眼光。然而,学生家长忽略了一点,英国大学所独有的专业特长性和英国排名的指标内容。举例来讲,
威斯敏斯特大学在TIMES综合排名上是100左右,但在传媒专业在RAE排名是第一。
学生满意度、研究评估、入学标准、师生比率、计算机图书馆花费、设备花费、荣誉等等都是指标里所体现的内容。但学生是否能得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往往跟学校的科研成果、建筑设施等没有太多直接关系,我们只关心学校的环境和师资力量等。此外,不同机构的排名顺序也是大不相同的,Financial Times和 Guiding这两大机构所给的排名通常都有很大出入,原因在与衡量标准不同。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多加衡量,要有专业针对性的比较方可达到满意的结果。
误区四:英国一年的硕士学习学不到真正的东西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让那些整天熬得两眼通红的海外学子感到异常委屈和愤怒了。我们在Surrey的论坛上可以经常看到大学对于自己紧张的学生生活的讨论。导师课上狠不得一堂课飞越五章以上的内容,一打写满小字的讲义在片刻见边已翻到最后。因此,就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大量的阅读工作才能跟得上老师奔跑如飞的思路。硕士课程,教授传授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理论的运用,而不会想我们国内那些可爱的老师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反复讲解。
此外,尤其商科,一片5000字的作业往往需要学生阅读30-50以上的学术文献和多本专业书籍,如去图书馆稍晚些,那些自己非常需要的书籍便没了踪迹。据一个在英国一所名校出身的海归讲:一年的学习=超强的抗压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心态+良好的专业素养+出色的语言沟通+一个自己对不起的身体。如果这些还不能证明一年硕士的意义的话,我想恐怕那些在海外玩命挣扎的莘莘学子们会哭的。
误区五:有了良好的雅思成绩就可以申请好大学
好的语言成绩只能是帮助学生比较容易获得OFFER,但这要取决与学生的专业成绩和相关工作经验。
(立即咨询)
更多
出国留学动态,敬请关注澳际福州留学频道:http://fuzhou.ao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