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背景活动的设计要跟自己申请专业相关
我想在这里先纠正一个错误的观点:留学名校就等于高分。这个观念的建立可能受在中国升学、进优等班得影响太深了,我们总是无意识的把升学当作分数的比拼,比GPA,比TOEFL/IELTS,比SAT、GRE、GMAT等等,No,这肯定不对。如果真的是这样,作为申请者我们根本不需要写文书了,把材料给学校一邮寄,然后直接写封信给招生委员会,说:我托福考了多少,SAT\GMAT\GRE考了多少,GPA多少,全班、全校、全国排名多少,你把我录取了吧?所以分数并不能说明一切。
并不是说分数不重要,高分还是很有申请竞争力的,特别是申请美国一流名校,没有高分估计录取难度会增加很多。而且US NEWS中本科生学院的美国大学综合排名,有一个参比因子就是当年度录取学生SAT的平均分值。但是只有高分,肯定也是不行的,在美国院校申请中行不通,很现实的例子:2011年北京理科状元李泰伯SAT2240依然遭遇滑铁卢,后来经过一年调整转学麻省理工(MIT),而每年都有分数2300以上SAT的学生还没有SAT2100学生录取结果好的,而在2012年转学麻省理工(MIT)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的李同学托福只有94分。入读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的刘同学,GPA只有3.02,今年在UC系统中的邢同学和刘同学连托福成绩都没有,依然大把offer在手,这些都说明,我们都需要尽可能获取高一些分数,分数很重要,但是分数不是决定录取的唯一标准,或者说不是主要标准,除了分数之外,美国院校还看中一个申请者是否是一个完整而鲜活的人。
美国的文化和社会是建立在基督教教义基础上的,而基督教的一个教义这么说:因信称义,他们要有信仰,作为学校的招生官员也希望他们招收并培养的学生也是这样的,对生活,对学习,对工作,充满热情,充满希望,充满信仰,所以要在申请材料中看到一名申请者对所申请的专业是建立在理想和信仰的基础上的,首先招生官要看到你有学习这个专业的兴趣,然后看你为这个兴趣付出了多少,最后看你是否具备学习这个专业的潜力。这就是普世的信仰观念。
而这些所谓的信仰、能力、秉性等等不是空口说出来的,是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活动细节和结果中体现出来的。
曾经做过几个华师一的学生在背景的准备上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一名有志于学习生物遗传学的学生,养蚂蚁弄清楚他们的生活习性,两年坚持去武汉协和医院白血病儿童爱心学校做志愿者,并搜集相关资料学习白血病相关知识,而另外一名想学工程的同学,和父亲在家制作一个有美观但是功能强大的过滤系统的鱼池,编数学公式使用单反照相机等等,这两位同学虽然没有托福成绩,在刚刚发放的美国本科录取总获得了五所前五十院校的录取,其中还包括明确表示不免掉托福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录取,巧了,这所学校的生物遗传学和工学院排名都很靠前,而且还有比加州戴维斯大学更好的学校的录取,并获得奖学金。
那么做什么样的活动对自己申请有帮助呢?
我个人认为,做活动不仅仅对申请有帮助,对自己个人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美国申请既然是综合性考虑一个申请者,那么TA不会无缘无故的去让你做些活动的。
于本科生申请而言,一方面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说实在的,中学阶段正是一名学生学习、吸收能力最强的时候,这方面重要的参考标准,招生官主要单一的依据一些成绩表现来判断:GPA\TOEFL\SAT,除了GPA,其他都是可以通过多次考试来实现的。另外很重要一方面就是你未来在你期望的领域取得成功的几率有多大。一方面说学校会积极帮助任何一个有梦想的人,无论他未来会怎样,一方面把在校就读的、已经毕业校友的成就放在荣誉室、做海报锦旗等悬挂在学校最醒目的地方、每年都向自己成功的校友募集资金。所以他们对他们招收的学生是有更为深远期待的,因此他们希望这些学生都是 未来之星(Future Star) ,就是有可能在未能会取得成功的学生。既然是 未来之星(Future Star) ,那就希望通过申请文书来看学生是否具备一些能在未来取得成功的因子:在日常生活中,诚实正直,勇敢,富有激情,遇到困苦能够积极面对,乐观向上,有梦想,并执着追求,不轻言放弃;在学习上聪明智慧,乐于接受新知识,富有想象力,敢于打破一些思维定式,挑战权威,文化课程、体育运动、娱乐活动不偏不倚;在社会活动中,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富有奉献精神,乐于帮助他人,组织活动有领导力,有创意,有执行力,善于演讲,也具备和同学、朋友畅快交流的能力,关注时事,要有承担未来世界发展的伟大理想等等,一个人不可能兼具上面列举和没有列举的所有优秀品质,不同学校的侧重点不一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训上说 智慧的光芒照耀这里 ,他们在全球吸收智力超群的申请者,这所执着于理论研究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高等院校,认为未来社会是一样高智商或者有着特殊才能的人群领导的,尽管他并不能像Harvard或MIT或者Stanford那样具备超群的吸收能力,申请这所院校你至少表现你不一般的智慧和学习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申请者,至少要展示上述列举的优点中的一部分,而这些优点都是通过一篇篇或长或短的Essay表达出来的,美国人不喜欢纯理论性的东西,他们觉得内容乏陈无味,更喜欢描述性的语言,喜欢听故事,更习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来描绘一名申请者的优缺点。比如2012年全奖录取MIT的李同学,申请物理专业,他有一些小的事情写得很精彩,他看别人往河塘扔小石头,他就跑去做实验,站在同一个位置,往河塘里面扔不同重量、不同面积的小石头,然后测试水波纹变化,然后去写《石头重量和剖面大小不同入水后对水波频谱的影响》,这一方面表现了他的物理学科理论功底,更多的是表现他的专注和科研习惯,这对于喜欢研究人才的MIT来说,适销对路。又通过参加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来表现他的智力超群等,虽然没有参加很多模联等一些大型的社会活动,志愿者互动也比较少,但是他从某几个方面着重表现了自己,那就OK了,人无完人,只要适合培养就好了。所以我们在高中阶段准备本科申请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有代表意义的活动,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去福利院啊,去参加模联啊,等等,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自身的情况。想学教育学的可以去支教,或者去做留守儿童的教育调研,Stanford跟几个学校联合开设了一个中国西部贫困学生入学问题调研的项目,你也可以申请参加啊;想学工程的学生,多往工厂跑跑;学计算机的学生连台计算机都买有拆卸过,也没有组装过,电脑游戏都不知道为何物,你说你想学计算机,有人信吗?
虽然美国领导人都是通过演讲来拉选票,但是美国大学的申请审核是需要看 干货 的,他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和一篇篇生动的文章来描绘一个申请者的画面,从而判断申请者是否符合他们的community(团体),他们相信努力,相信每一个活动背后透露的真实,而不是只是空话连篇。所以合理设计跟自己申请有关的活动,对于书写申请材料至关重要,如果你不会,可以去找,别在网上瞎琢磨。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