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美国留学招生规律解读
相信大家现在也能感受到,身边出国留学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随着申请人数的增加,申请的难度也相应提高了不少。比如说,在2012年以前,要想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计算机硕士录取,中国学生的GPA需要达到3.4、3.5以上。而在最近的这几年, 被哥大计算机专业录取的学生成绩基本都在3.7以上。
经常有学生家长问我,某某学校录取率现在怎么样?我孩子的分数能不能申到前50的学校?实际上,美国学校的录取率能反映一定的申请难度,但对中国学生的参考意义并不大。因为美国各学校的申请热度不同,招生的标准和招生的倾向也各不一样,再加上各专业之间的录取差异也很大,所以大家在申请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学校和专业院系的情况,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选校策略。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美国学校录取的多样化,那么什么是多样化呢? 美国学校在招生的时候,会考虑州内学生,州外学生,本土学生,国际学生等等。而且随着中国申请人的增多,现在美国大学有些项目也更注重中国学生背景的多样性。举个例子来说,一所美国学校,电子工程专业计划招收30名中国学生,但他们更了解和喜欢招收浙大的学生,可能会给浙大的申请人多发一些录取,比如说发10个浙大的录取,然后,清北复交也是他们熟悉的中国名校,那么可能给这些学校各发5个录取,像其它985,211的学校来说,这些中选择一些优秀学生,也许每个学校再挑选一两个,再有一些名额可能会留给在海外读本科的中国学生。这样,最后入学的学生背景就会是来自各个学校,也就是达到了多样化的目的。学校可能会根据这届学生的表现,哪个学校的学生表现好,在下一年可能就多招一些这样的学生。多样化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如果国内某个学校出国人数较多,那么他们可能会面临同校申请人之间的竞争,如果都大家都集中申请综合排名靠前的美国学校,那背景稍弱一些的学生可能就会拿不到录取,这也是为什么如果选校策略不正确,导致结果可能会差异很大,比如像一个北大成绩中等学生的申请结果还不如一个普通大学排名靠前的学生。
好,接下来我们再说下美国大学的招生规模。以工科为例,计算机和电子工程无疑是人数最多的。比如说像南加州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这两个学校的这两个专业每年招收的学生就超过了一千人。也有一些学校的工科规模很小,比如常青藤盟校之一的布朗大学,每年计算机专业招收的硕士博士加一起只有六七十人。招生规模的差异,自然直接影响着中国学生的录取结果。这几年美国各学校工科的研究生规模整体是增长的趋势,在2012年,美国计算机专业排名前100的学校,入学生总数加起来有 26000人, 其中国际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是18000人,到了2013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增加到了29000人和21000人, 2014年又达到了32000人 和24000人。 从这里其实可以看出增加的主要就是国际学生的增长,然而每年大概3000人的名额,显然满足不了国内留学人数的增长速度,更何况这3000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被印度学生占去了名额。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感到申请越来越难的原因。同样的条件,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2012年申请时可能会申到前20的学校,在2015年申请时,只拿到排名前50或者之后的学校,这种录取也很正常的。
最后我们再来看下申请中的大小年的现象。常常有学生会说美国的学校招生存在大小年的现象,也就是今年招收人多,下一年招收的人少。我们从之前的招生规模上已经分析了,美国学校其实每年的招收趋势是在增长的,那为什么又出现大小年的现象呢?实际上这和美国大学的申请制度有关,每个学校各自的专业院系都有自己的情况,计划招多少人都是受系里教学资源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录取数目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计算机信息科学项目,13年招了96个学生,国际生59人,占了其中60%以上。 14年人数就增加了,一共114人,国际生67人。 而到了15年学生数量又减少到和13年相似的情况,95个学生,国际生52人。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大小年。那么学校想要招收100人,往往都要结合往年的offer接受率,可能发放2-3倍数量的录取。但接受录取的学生数量学校其实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所以有些学校往往会在第一轮录取发放后,后面会根据情况补发第2轮录取。其实,大家在选校时不用过于担心大小年现象带来的影响,但是可以多关注下近些年扩招数量比较明显的学校,比如像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如果你有任何留学方面的问题,欢迎【】进行询问或拨打免费热线 400-601-0022 进行询问,我们将免费为你解答你的疑惑。
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