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在澳洲读硕士:我为考试疯狂

刚刚更新 编辑: 澳洲 浏览次数:135 移动端
2007年的秋天,带着对澳大利亚的向往和家人的殷切寄语,我拖着有史以来最大的行李箱走出了国际航班的扶梯。走出机场的那一刻,我停下脚步抬头看了看澳大利亚的天空,突然意识到这一片崭新的蔚蓝色就是我即将熟悉和绽放的天空。

翻过语言的大山

语言是出国之后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能交流才能生存和学习。虽然澳大利亚现在办理签证的语言要求放低了,但那只是语言学校入学的要求,正规的大学入学对语言还是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我就读的财务专业属于商科,专业语言要求研究生的雅思分数达到6.5,写作的最低要求是达到6分,如果达不到要求,就要学相应的语言课程。我的英语水平还不错,但那只是相对于国内的应试英语而言,要在澳洲听懂全英文的课程有很大的难度。仔细考虑后我选择了卧龙岗大学直升班的语言学校,这样在语言学习结束的时候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就能进入大学。如果所读的是独立的语言学校,在语言学习结束后还需要再次参加雅思考试,只有语言达到了大学的要求,学校才能认定你有足够的能力进入大学学习。

记得刚上课的时候,语言老师们都说写作是最看重的一部分,因为进入大学的主课之后,每门课几乎都有论文要写,所以学好语言是顺利开始学业的第一步。现在回想起来,学习语言课程的过程依然是一段痛苦不堪的回忆,每天对着一堆的单词、录音,硬着头皮逼自己练口语、听录音,厚着脸皮找人聊天,刚刚来到异国的新鲜感就在紧张忙碌的语言课程中一点点消磨了。其实学习语言的过程不仅是适应一个新环境的过渡,也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让我在语言学习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比如论文的格式和写法,和国内不同,澳洲大学对于论文的格式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对于法律的论文要求就更加严格。学校对于抄袭也有很严厉的处罚,一般会有自己的软件检查引用文献的比重,若有超过30%的引用便视为抄袭,如果引用的方式不正确同样被视为抄袭。而一旦论文被认定为抄袭,很可能课程就无法继续,甚至有遣返的可能,这使得我在写论文的时候不得不加倍谨慎。

当然,语言课程中也不全是枯燥的内容,知识渊博的Tony老师就教给我们一些有关澳洲当地文化的东西,讲解一些澳洲本土人历史,帮助我们了解澳洲大陆的历史。此外,学习语言也是结交朋友的好机会,我们的语言课程是小班上课,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比较多,尤其是刚到陌生的国度,能见着几个老乡用国语聊天简直是一件幸福至极的事。

为考试疯狂的日子

澳大利亚读研究生的学期很短,与国内大学18周相比,只有短短的13周。中间一般都会有期中假期或者专门的study week给学生用来赶作业。Full time的课程一个学期是4门课,相比国内大学的6~7门课要少的多,刚拿到课表时我欢呼雀跃,幻想着边学边玩遍澳洲大陆的美景,然而很快发现课程学习一点都不轻松。学习的时间短且平时作业多,而平时的作业评分一般会占到总成绩的50%左右,要是作业做的不好期末考试的压力就会很大。

我们的课都分为lecture跟tutorial。lecture是上大课,一般由本门课程的coordinator来讲;tutorial是辅导课,由tutor来教,会讲一些课后的习题,一般是十来个人的小班上课,每个人都会做小的presentation。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是压力也是动力,激发了大家学习语言的兴趣。虽然我已经通过了学校的语言要求,然而上课听讲时语言仍然是很大的障碍,还好老师考虑到这个问题,都会把lecture note放到sols系统上(是一个非常完善学生的自助系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账户,是学校老师和学生交流的平台,选课交学费以及有关课程的一切有用信息都会挂在上面,并且有专门的邮箱可以收到学校和老师发出的邮件)。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为了弥补语言上的不足,我慢慢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按照老师发布的lecture note先温习好内容,这样上课的压力就小很多。以前在国内读大学时,平时的作业很少,更不会出现为了赶作业废寝忘食的时候,然而现在为了赶一门课的作业,通宵干活成了家常便饭,因为拖交作业的严重后果就是扣分。等到把作业赶的差不多也就开始了期末考试,澳洲的期末考试不像国内的大学老师给出范围,最后一节lecture老师只会解答学生邮件所问的问题,一般考试的范围就会是一整本书。而书一般会很厚,多是让人崩溃的一千多页。现在想起来,我真不敢相信自己当时是怎样怀着一往无前的勇气翻烂了那一本又一本的大部头。

在国内,我本科学的是环境工程专业,到澳洲读研后专业转为会计,开学伊始,经济基础几乎为零,甚至连借和贷都分不清,因此第一个学期的会计基础课程我学得非常吃力。学校研究生课程里的会计基础已经相当于中级财务水平,难度大且内容多而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知识全都放在一起,对于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知识的我来简直手足无措。考试之前老师说课本里的17章每一章都会考,这门课的通过率一直低于50%,这个恐怖的数字如同一块巨石让我紧张了整整一个学期。指望老师圈重点、划范围是不可能的,没有捷径可走就只能一章一章的学习,把课后的每道习题都拿出来做,这些题目难度都很大,以至于我几次都想到了放弃。考前的一个晚上,我心如死灰地做着课后习题,看着身边的同学们都在奋战通宵,自己的压力特别大。第二天我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走进了考场,到了考场上看到题目后我顿时看到了希望――大部分的知识点自己都复习到了,比想象中的简单。经过3个小时15分钟的奋笔疾书,终于顺利通过了考试,后来听说那次考试的通过率仅有50%。

比较低的课程通过率让同学们复习不敢马虎,最后的review week几乎都是十几个小时地待在图书馆。在国内的时候觉得考试都是临考看上三天书背背重点完全没问题,即使离及格差一点老师也能送个人情;但如果在澳洲的大学考试上继续这样的想法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这边改卷很严格,不会出现老师手下留情的情况,不到最后一刻没人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过,所以到了期末就算是平时学得再好的人也都会很紧张。而且重修费很贵,每门课要人民币1万多,加上课程不通过会影响随后的学习,甚至可能延长毕业的时间,签证也相应需要延长,这些都是很麻烦的事情,所以感觉在这里的考试压力要比国内大的多。

暴走一族的打工生活

国外有着高额的日常生活消费:悉尼的房租很高,每周大概要200澳币,也就是1000人民币一周;生活费也高,青菜比肉贵,有一次我去买了块生姜,花了5澳币多,也就20多人民币;交通费也很贵,一般是3澳币,为了省点路费,很多同学来了之后几乎成为了暴走一族。被生活现实所迫,几乎所有的人都开始学习做饭,每天的生活充满了柴米油盐和精打细算。衣服更加是贵的不用说了,逛街和消费欲急剧降低。这边的居民比较慵懒,我所在的小镇上基本上5点之后就没有店铺营业了,我们晚上的娱乐也就是上网。打工对于留学生很普遍,一来这边打工的工钱还不错,可以补贴一点生活费用,而且打工也是接触当地社会的很好方式。

我的第一份兼职工作是在一家快餐店当服务员,卖甜甜圈和制作咖啡。快餐店的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华人,他们了解到我是第一次出来打工,亲自出马传授制作技巧。经过几次培训后,我鼓起勇气站在柜台前面接受客人的点餐,虽然脸上堆满了灿烂无比的笑容,其实心里就像绷紧的弦,紧张而忐忑。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一直很紧张,生怕听错了客人的要求,按错了机器的按钮,或者卖错东西。操作台上那些看似简单的机器,其实用起来还是很有讲究的。用专门的咖啡机器制作咖啡,只需要拨动开关来控制咖啡粉的用量,机器就会自动煮出等量和相同浓度的咖啡。制作咖啡的操作也很有讲究,关键之处在于咖啡、牛奶、奶泡的比例控制以及奶泡打的够不够好。时间长了,我也终于适应了这份工作,和店里的其他人也都熟悉起来,也才知道很多店员都是打工的学生,炸薯条的是物理学的博士,做汉堡的是经济学的博士,我们都笑称这家快餐店的文化底蕴已经在硕士水准以上。

每周的周末和平时的业余时间我都在快餐店打工,每个小时可以拿到9澳元的工资。由于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对我们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学费便宜了。现在1澳元能兑换4.2~4.5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底的1澳元兑6.8元人民币,折合成学费,相当于是打了七折。然而金融风暴对澳洲当地人的生活还是有影响的,澳元贬值让政府的福利有所降低。澳洲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没有了国家的福利支持,当地居民的消费也相应减少了,快餐店的生意也受到影响,我的薪金也受到影响,决定再物色一份新的工作,让自己多一份社会实践经历。

想家的时候,我也会哭到泪流满面。曾看到学校的课桌上刻着这样的一句话: Why are Asians so slim? (为什么亚洲人如此苗条?) Because we are seriously homesick. (因为我们太想家了)。虽然是一句笑话,却触动了每一个留学生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但一回过头来看曾经走过的日子,原来在澳洲的学习生活是这般充实美好,一路的酸甜苦辣见证了我的成长。在国内,我们这一代人都是温室里的花朵,然而在充满着生命力的澳洲大陆,我们都蜕变成了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在异国的天空下恣意绽放着青春的绚丽。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