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留学失败”与中小学教育之间有何联系

2017/06/16 09:48:52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274 移动端

如今,不堪重负的中国宏观经济真正走进了中等增速的“新常态”,“限产压库”的阵痛则是平衡效率与效益的攻关时刻。

留学中“质”与“量”的协调,很难达到收放自如、举重若轻,相反,它比经济调控的压力要大得多。

我的一位英国同事提到,很多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时,完全不具备“学术文化”素养:他们上课一般只会看手机,不回答问题、不参与讨论、不与其他国家的同学交流,课下不回复老师的电子邮件、不加入社团活动,对他们而言,留学只是一个位置的移动,而他们封闭的状态,形成了一个个与世隔绝的孤岛。

“留学失败”的表象还远不止上面提到的“五不”,核心问题并不是留学时才产生的,归根结底,是国内中小学时期教育问题的映射。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开放的,以此激发人的兴趣点,扩展兴趣的广度和深度。

1972年,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应邀来到正处于特殊时期的中国,拍摄了一部名为《中国》的纪录片。这部曾长期禁放的纪实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当时来华访问的外国友人参观了上海的中学,很多学生在参加课余举办的音乐兴趣班,这些外国人中的音乐专家发现,兴趣班里,越是年龄小的中国孩子,越能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甚至超过了同年龄段的外国学生,而高年级的中国学生却莫名其妙地变得刻板而平庸。

四十四年过去了,“伤仲永”的故事仍然不停地在身边放映。解开这个谜团对咱们中国人而言并不困难,当教育倒向以考试为核心、甚至唯一标准的功利目的时,曾经的兴趣空间被严重挤压了,代之以不计其数的作业和试卷。

看到网上报道的高考后中国学生肆无忌惮地把书撕得粉碎、借此发泄的场景,我突然想到多年前一位中国的奥运冠军,她在接受采访时痛不欲生地说,再也不想练下去了!

功利的教育让学生远离学习,体制下的苛责让工作变成挣脱不掉的梦魇。

如果教育只是为了找个工作、当个顺民,工作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凑合活着,还谈什么兴趣、论什么尊严?

如果教化变成了奴役,教育变成附属于政治的工具,社会还说什么创新、道什么进步?

此时,教育与文化彻底脱钩了,没有文化感的教育,简直变成了酷刑!

在功利目的的重压下,中国学生失去了积极回答问题的灵性;在以老师为教学核心的课堂上,他们的演讲能力没有最大程度地释放;长期浸泡在英语语法和阅读题目中,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在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凋零了。

当我在中国西南一个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做英国教育推广时,刚刚入学的高一学生踊跃地回答外教的问题,而到了高三这边,英国老师的讲课应者寥寥,高三学生迷茫的眼神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班主任悄悄告诉我,当地高考的英语听力取消了,学生已经两年没有“听”英语了。

与之相反的例子发生在大约二十五年前。我喜欢英语是从初中开始,那时的启蒙导师冯老师,鼓励班里的同学在英语方面多听、多说,她经常带大家去语音教室上听力课和口语课。她还在暑假组织我们与来华的美国夏威夷某中学的同龄学生互动,当时我们与美国学生同住在一个宾馆里,天天在课堂中、公园里、晚会上英语聊天沟通。冯老师的教法到现在仍然是先进的,这种超前的意识一直激励我用英语交流。

一个个曾经朝气蓬勃的天才少年,在体制性的锻造和打压下,失去了兴趣点,也因此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动力。

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红极一时,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英语流利的中国教师来到英国后,把体制内的教法和经验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了英国学生身上。原本希望吸收中国教育的经验,提高英国学生成绩的初衷,在新教法实施几天后就破产了。英国人发现中国老师的高压政策、题海战术和价值评价体系与自己的生存环境是那样格格不入。疲惫不堪的英国学生开始渐渐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兴趣。

当国内体制输出到国外时,除了文化差异的因素外,我们还是看到了中国教育在中学层面缺失的人文关怀和因势利导。

学术自由之风在高度行政化的教育体系中仍然很微弱。但是,让人欣喜的是,一些省市的教委正在探讨在中学阶段推行“通才教育”的可行性。

在民间,我高兴地看到“智慧妈妈俱乐部”等机构在身体力行地推动有文化感、有教育内涵的游学项目,他们带领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走出国门,在特聘专家的指导下,深入了解国外的文化,让孩子们在博物馆、制造企业参观的同时,细心观察,寻觅自己的兴趣点,并鼓励他们查找相关的知识点,并以小组讨论、演讲的方式充分表达、交流。

留学的层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取得学位的功利阶段,而应该深入到文化层面,增强留学的文化存在感。而达到这一高度,功夫还在国内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创新。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对此也有了解了,不知道你们看完之后是什么看法呢?如需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请关注澳际留学。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