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美国大学研究性社科类专业解读
美国大学研究性社科类专业的假设是:本科或者硕士教育应该建立在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训练基础上,并且在申请项目的进一步发展中,仍以学术研究和知识技能为主要导向。
下面,就从学科对接、项目概况和申请意义几个方面,着重以自己社会学的申请背景和经历为例子,来大概聊一聊之前的、以及现在市场上的文章基本都没有覆盖或忽略的这类项目。鉴于经验所限,本文只覆盖美国相关 master 项目的情况。
学科对接
在国内,大陆的学科设置尤其是本科学位与专业的设置与国外研究生专业的对接不妥多有时日,尤其在申请中选择项目的时候难倒不少人。
个中缘由非常之多,例如历史上的学科舶来与改建、现在时兴的教育教学改革,强调跨学科交流和人才培养等等此类。就某些原因来看,至少初衷应该本来是好的,但是很多时候却容易让人在对学科没有成熟了解、被高考赶鸭子上架的情况下,逡巡辗转三四年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这个学科究竟是干什么的。
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人文社科内部,比如笔者的社会学,似乎对各种社会学理论和实际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有所把握了解,但是又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的兴趣并继续下去。
在政治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中,则亦屡见不鲜。
更广泛的说,如果在金融、经济等其他专业中,申请者在前期没有把自己的发展前景纳入特定的项目和计划,比如商学院的各种求职培训,也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又被催促着毕业并做出选择。
这个时候,是不是无论文理,不管欲望所向、还是大势所趋,本着各种热门方向进行申请就是好的?
当然,对于有很充足申请准备、适应于这些项目的同学朋友来说,直接上阵向着名校商学院、法学院、公共政策学院等各种申请拼搏已经足够,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并不适用。
但是,面对热门项目挤破门槛的申请现状,以及自己暂时仍未清楚兴趣所向的情况下,能否有更好的选择呢?
研究性社科的 master 项目实际上提供了这样一种有别于市场趋势的替代选择。
当你未能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需要某种工作技能、决定投身工作的时候,你还并不足以和那些已有准备、决定竞争热门专业的同辈比拼。
你的犹豫和仓促,每个招生官都是看得出来的。
这个时候,你在各种社科基础专业中所学的方法和视野,就是你的利器——在同样并不能决定 Ph.D. 申请的情况下,最好的替代选择之一。
其实就是念一个研究性社科的 master,回答自己两个问题:
是工作,还是学术?
是工作或者学术的什么领域?
当然,对于在本科基础上有志于投身学术,而并不足以直接申请 Ph.D. 的申请者来说,念个研究性社科的 master 也是极好的选择,不仅有助于你从中反省自己的学术能力,也能为你可能继续的道路打基础。
项目概况
笔者基于国内社会学本科的训练,由于计划研究的主题有一定的跨学科性,所以在留学申请的时候申请了多种研究性社科的项目。
以笔者在申请经历着中对美国研究性社科 master 的了解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某种专业取向非常明确的学科性 master 项目。
它一般是 follow 着某个该校的社科博士项目而建的,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的硕士项目、纽约大学社会学的 AQR(Applied Quantitative Research)项目、杜克大学的政治科学的硕士项目等;
第二个部分则是具有专业交叉性或自由度较大的广义社科 master 项目。
它一般是一个更加独立的硕士项目,比如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部的 MAPSS(Master of Arts Programin Social Sciences)、哥伦比亚大学的 QMSS(Quant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s)等;
第三个部分则是呈现在特定区域研究中的 master 项目。
它一般更加超出社科的范畴而抵达人文社会的大范畴,或者说广义的文科项目,例如耶鲁大学、斯坦福、UCLA、密歇根大学等各种学校常见的东亚、中国研究项目。此处仅指那种不明确标明是 language civilization 的项目。
这三种项目论其本身来讲各有高低。
最明确的学科性master项目最适合于有志于社科学术的同学继续申请专业相关方向的Ph.D.,或者是有明确兴趣但不知道是否实际上适合学术节奏的同学。
有较大交叉性和自由度的项目则能给兴趣相对不明确的同学继续以之前教育未所能及的探索期,但也有更大风险造成新的迷茫。
而区域性研究的项目则是吸纳度和自由度最广的项目,从学术职业到工作选择上,都能给人以新的锻炼尝试和收获可能,帮助厘清兴趣和选择所在。
接着,在项目详细的课程设置以及研究训练上,三种项目也不尽相同,例如第二种项目可能能给以研究生选课更广泛地选择和转型的可能,第三种项目则非常注重各种文化体验和研究相关的训练。
在这个分类基础上,再是学校档次形成其梯队效应。
至于实际申请的需要,笔者在过去的申请经历中斩获了芝加哥大学 MAPSS 全奖、哥伦比亚大学 QMSS/耶鲁大学东亚/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小奖、杜克大学政治科学半奖、纽约大学 AQR/UCLA 东亚无奖,应该对以上 master 项目有一个直观和全面的了解。
在注重学术的基础上,首先是 proposal 和 writing sample 非常重要(你的训练中方法和视野体现),其次则是成绩和推荐信等。
前者在准备申请之时可以好好打磨,后者就更不会造成太大障碍(尤其是你要转专业还没了包袱)。
而 G/T 之类的硬件不会占到太大比例和重要性,也是值得考虑的原因。
当然,像 Berkeley 那样东亚只收高大上工作经历的牛人、一期 cohort 只有十几个人的项目,就在学校层面异质性的范畴中了,本文难以顾及。
申请意义
在上文已经介绍,这一类研究性社科的最大意义,正是对于兴趣和选择不明确、也许对于学术还有所想法的同学提出一种替代选择、继续探索的意义。
这个意义并不是跟你读其他类型的项目(比如上文所提的热门专业项目)对比得出的,否则笔者就只是在逻辑循环,显得因为觉得好、所以非要说它的好。
而是例如同样为了达成探索的目的,与间隔年、继续实习工作等替代选择对比得出的。
当你真正出来后,有机会全面接触另一种社会,尝试如何在智识的探索中拿捏到自己身心兴趣的位置,你可能就会意识到,留学除了在出发前给我们想的工作、教育、人力的投资意义外,最重要的或许只是不经意间那份视野和心灵的开拓。
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你要在学术道路上走下去,而是你见过了,你以更好的视野和方法思考过了,因而有更明确的兴趣在未来的道路上做自己的选择。
这也是笔者当初留学的想法。只有基于穷尽性的集合中被选择的元素,才是真正随机的。
而研究性社科类的项目,无疑在这种探索意义上能帮助不少,甚至甚于各种职业导向强、人生前景固定的专业项目。
当然,研究性社科能帮你的或许还有更多,视人的学力与投入等因素而定,以社会学为例,哪怕仅是定量数据分析和定性田野方法等技术,也足以让你在国内市场上下、体制内外谋得各种工作和发展机会。
尤其是在现在政府智库、民间组织等大量实际需要产生的情况下——这对于决定要工作的同学而言也是有益的。
对于关心社会发展、比起单纯的金钱地位更有某种追求的人来讲,研究性社科的相关项目不啻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留学申请选择。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