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2017年美国留学之融入美国文化学会直来直往
由于文化差异,留学生在语言交流、待人处事上会遇到很多尴尬,澳际专家提醒: 说话别老“兜圈子”。留学国外,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了解当地的思维模式、语言规范,才能尽早融入当地社会。
学会“直线型”表达方式
小组讨论是国外课堂常见的学习方式。Jack在加拿大刚入学,他英语表达流畅,学习的主动性较强,课堂表现比很多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都积极。
但他的课堂表达并无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谈到“中外饮食习惯差异”时,把中国饮食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及餐桌的菜式,用餐的礼仪等都用英语做了认真的介绍,但同学和老师都不能理解他的意思,还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想告诉我们什么?”。
Jack经常发言,但课堂表现的评分并不高。后来,他的老师建议,发言时应把最重要的先说,把自己的观点先说,把结果和目的先说,不然听话人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很好地理解他的意思。这时他才有点明白自己“表达不清”的原因。
点评:Jack出现这种语言表达的困惑,是由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引起。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型”,善于推理;而西方学生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善于论证。
中国人说话很谦虚委婉,不会直截了当。而西方人则喜欢开门见山。余老师举例说:就拿“向朋友借钱”做为例子吧。中国人向朋友借钱,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捣黄龙的。我们会先从朋友的近况入手,慢慢推理,步步为营,当朋友和他达到了共识——朋友比他过得好、有能力借钱给他、应该借钱给他后,最后才来个“引君入瓮”、“瓮中抓鳖”,这时候,钱不借就不行了。而西方人就不同,讲究的是开门见山。一开始就会把说话的目的说得很清楚——借钱。然后从不同方面证明和说服对方为什么要借钱给他,最后来个总结陈词——“借钱给我吧”。
语言要适应当地习惯
在中国,中国人想要一杯可口可乐,会说“a bottle of coca—cola”,销售员一般都能理解。但如果同样的话在国外说,外国人会费解。
因为在他们看来,coca—cola是一个品牌,不能用“一瓶”这个量词去形容。如果要表达想要可口可乐,应该说“I want some coke.”又如,西方人一般爱养宠物,他们会称呼养狗或者猫的人为“dog person”或者“cat person”,这是很直接的表达,但中国学生刚到国外,往往会对这种说法产生误解,觉得是在辱骂别人。其实这不过是对养宠物者的称呼而已。
点评:某个地区的语言表达跟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约定俗成的用法都有莫大关系。所以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与当地人交流时要消除语言交际误会,除了熟悉常用的词汇和基本的语法规则,须多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同时要了解同样的语言在不同语言情境的不同含义。
这就需要学生多给自己创造“真实环境”练习的机会。学生练口语时不能只跟中国人练口语,因为即使跟中国人对话很流畅,但在与外国人交流的时也可能出现障碍,皆因平时跟外国人接触,对话可能会出现心情紧张,不一定接得上对话,甚至会头脑一片空白,因此要多给自己创造真实的环境练口语才有效。
拜访要提前预约
无论是拜访上司、朋友、导师、还是享受服务,都要提前预约。初到英国的John想到英国办理银行卡,他以为像中国一样,只要在银行的工作日去办理就可以享受服务。谁知,因为他没有提前预约,到达后,银行不接受办理,银行业务员告诉他下次预约再来。回宿舍后,他向英国同学了解,在英国、法国等国家,许多服务,包括理发、美容甚至看医生服务都需要提前预约,如无预约,又不是急症,有病到医院也不被受理。
点评:办事预约是一种礼貌,更有利于双方有效安排时间,这是西方社会普遍认同的交往方式。留学生初到国外,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有差异不适应是很正常的,留学生需要抱着包容心态去看待“不同”。多了解留学国的风土人情,多向过来人了解留学国的礼仪文化和生活习俗等,这对消除文化隔阂,减少文化误解有帮助,同时,学生也要给自己足够的信心去面对困难,学会主动尝试,尽快融入留学国的生活环境。
以上就是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中西方文化差别较大,同学们在赴美留学之前要多读了解美国文化,确保留学美国生活、学习顺利。
美国留学之融入美国文化学会直来直往美国留学之融入美国文化学会直来直往(二)美国留学之融入美国文化学会直来直往(三)由于文化差异,留学生在语言交流、待人处事上会遇到很多尴尬,澳际专家提醒: 说话别老“兜圈子”。留学国外,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了解当地的思维模式、语言规范,才能尽早融入当地社会。
学会“直线型”表达方式
小组讨论是国外课堂常见的学习方式。Jack在加拿大刚入学,他英语表达流畅,学习的主动性较强,课堂表现比很多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都积极。
但他的课堂表达并无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谈到“中外饮食习惯差异”时,把中国饮食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及餐桌的菜式,用餐的礼仪等都用英语做了认真的介绍,但同学和老师都不能理解他的意思,还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想告诉我们什么?”。
Jack经常发言,但课堂表现的评分并不高。后来,他的老师建议,发言时应把最重要的先说,把自己的观点先说,把结果和目的先说,不然听话人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很好地理解他的意思。这时他才有点明白自己“表达不清”的原因。
点评:Jack出现这种语言表达的困惑,是由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引起。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型”,善于推理;而西方学生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善于论证。
中国人说话很谦虚委婉,不会直截了当。而西方人则喜欢开门见山。余老师举例说:就拿“向朋友借钱”做为例子吧。中国人向朋友借钱,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捣黄龙的。我们会先从朋友的近况入手,慢慢推理,步步为营,当朋友和他达到了共识——朋友比他过得好、有能力借钱给他、应该借钱给他后,最后才来个“引君入瓮”、“瓮中抓鳖”,这时候,钱不借就不行了。而西方人就不同,讲究的是开门见山。一开始就会把说话的目的说得很清楚——借钱。然后从不同方面证明和说服对方为什么要借钱给他,最后来个总结陈词——“借钱给我吧”。
上123下 共3页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