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美国博士生的喜剧人生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608 移动端

  一个来自中国的理科博士,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用英语给美国人表演脱口秀,他与生俱来的幽默和表演才能,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他如今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他,就是黄西。

  大学时代爱哲学

  1970年,黄西出生在吉林省白山市河口公社,他的父母均是大学毕业,父亲在厂矿工作,母亲是医生。尽管那是一个艰苦的年代,但他的生活中充满欢声笑语,这为他以后从事喜剧表演提供了潜移默化的帮助。

  黄西在读中学时,喜欢逃课,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从来没有想得太多。上高中时,由于成绩平平,考大学无望,他的父亲给他介绍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黄西虽然贪玩,但智商一点也不差,后来幡然醒悟,经过努力,考上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系。

  上大学时,黄西第一次走出家乡来到省城长春。去长春的路上,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时他乘11个小时的火车,并且是站票。漫长的旅途跋涉累得黄西无法忍受,这很有点像如今忙碌的春运:在人挤人、人挨人的火车车厢里,混杂着酒味儿、汗臭味儿、烟味儿以及各种食物散发出来的味道。实在是困了,他就躺到座位底下,或是爬到行李架子上睡一会儿。这些生活体会,为黄西后来的喜剧表演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素材。

  理科生在人们的印象里常常是中规中矩,而这样审视黄西就错了。黄西上大学的时候,最喜欢说笑话、讲段子、演节目,不管他在哪儿,笑声就会跟随而来。幽默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大学5年,他凭着幽默赢得良好的人缘,当了3年班长。

  可能谁都不会想到,如今以幽默出名的黄西,上大学的时候曾经迷恋过哲学。他之所以对哲学感兴趣,那是因为长大后人生有太多的迷茫,为了探寻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他试图在哲学中寻找答案。上世纪80年代,正好是西方哲学和心理学非常流行的时候,他一个人待在图书馆里看了很多哲学书,康德、尼采、叔本华、萨特等人的作品,他都一一读过。尤其是尼采的哲学著作,他非常喜欢。

  执著坚持表演

  幽默的人必定善于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上世纪90年代初,黄西把自己的人生定位为工程师之类的角色,和父亲的职业差不多。大学毕业后,他报考研究生。如果说黄西是一个幸运的人,还不如说他是一个勤奋的人,凭着有机化学满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叩开了中国科学院的大门。

  那阵子时兴出国留学,黄西没有想太多,本着去外国长见识的想法,申请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通过GRE英语考试,他“傻里傻气”使出蛮劲,把牛津英语字典背了好几遍。

  黄西在美国求学的故事,和百万留学生在美国的故事一样,充满艰辛坎坷。1994年,他在美国莱斯大学攻读生化博士学位,并且顺利获得学位。2000年,他在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找到工作,从事医药研究。

  2001年,黄西偶然跟朋友看了一场脱口秀,他没有完全听懂台上的笑话,却莫名地被打动,他第一次知道有这个行当存在,决心进入这个领域。要在美国靠幽默吃喜剧这碗饭,谈何容易。但他参加了业余学习班,开始学习单口相声表演。为了能到俱乐部演出,他在大雪天里四处游说人们去看他的表演。他第一次在美国登台表演时,酒吧里只有8个人,并且没什么人理睬他。最后,一位美国观众走过来讥讽他:“我觉得你很有意思,但是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2007年3月,黄西的儿子出生了。为了照顾孩子和妻子,他这段时间基本上停止了表演。表演中的不顺利,使他很想放弃,一门心思挣钱养家糊口。有一次,他推着婴儿车在路上走,遇到一个熟人。那人说:“我还以为你离开波士顿了呢,你的笑话非常适合上电视。”一句简单的话,重新燃起了黄西内心的表演欲望。他在内心不停地反问自己:如果简单地为了孩子放弃表演,自己到底是一个懦夫,还是一个敢于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英雄呢?经过长时间的思索,他认为表演坚决不能放弃!

  在美国喜剧界成名

  美国人有一句俗语时时刻刻在鞭策黄西:人要像鸭子一样,表面上很平静,但是脚在水底下要拼命划水。他随身带着笔记本,每天记录5~10个笑话。2009年4月12日,他成为了第一个在莱特曼秀表演单口相声的亚洲人。CBS的“大卫·莱特曼秀”(The David Letterman Show)。这个号称美国深夜节目收视之冠的秀,成就了黄西,使他一跃成为当下全美最炙手可热的喜剧新星之一。黄西后来专门写了《第一次上‘莱特曼秀’》,详细记录了第一次在这个节目表演的前后:“上‘莱特曼秀’节目表演的每个喜剧演员都必须穿深色西装。喜剧界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每次上‘莱特曼秀’的喜剧演员都会买一套新西装。这个节目每年只会请20多个喜剧演员,而且只有两三个新手。

  “2009年4月12日,我们在纽约的一家餐馆里吃了早饭,然后就带着儿子去中央公园。午饭以后我想睡个午觉休息一下,但却睡不着。在床上躺了一会儿以后,我太太决定带着儿子出去玩,这样我可以在旅馆里静静地休息一下。我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去剧场看一下环境。‘莱特曼秀’的工作人员都对我非常好。艾迪告诉我:‘录制的时候,你听到念你的名字后就走到舞台上。在这个蓝色的舞台上有一个淡蓝色的圆点,你就站在这个圆点上表演。’……

  “我上场的时候我太太非常紧张,她都不敢看电视屏幕。我2岁的儿子在电视屏幕上看见我出现以后非常激动,一个劲儿地喊:‘爸爸!爸爸!’没过多久,我太太就听到了一次掌声。这时她觉得可能我的表演效果还不错,然后就开始看电视……

  “演出结束以后,大家跑到台上来祝贺我。当时我非常激动,因为演出非常成功,我当时感觉,即使那天晚上被一辆汽车撞上,我也会带着笑容。后来一想,不应该这样想,因为我以后还想再到这个舞台上表演。”

  随后在2010年美国记者年会上,黄西又有机会作了精彩表演,这是美国喜剧界罕见的荣誉。之后他参加全美喜剧节,获相声比赛冠军,表演视频点击率超过1000万次。他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人对华人吃苦、能干,但没有幽默感的刻板印象。

  梦想上央视春晚

  如今黄西在美国虽然很受欢迎,但是在国内表演截至目前仅有一次。那是2008年,他应邀到北京表演单口相声,为了把节目做好,他在演出的前两天专门把笑话从英语翻译成汉语,并且胸有成竹地排演了几遍。正式表演时,在一个能容纳300人的剧场里大概只有50个观众,这次他表演的时间是7分钟,遗憾的是他的单口相声表演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观众们还是很给面子,鼓了两次掌。

  这次表演使黄西明白一个道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适合美国人看的相声,中国人并不一定喜欢看。演员表演得如何,与表演现场的环境、观众的欣赏水准都有直接的关系。在美国,大部分的相声俱乐部都是晚上开场,好一点的俱乐部的天棚都比较低,俱乐部的室内温度也调得比较低,观众一边喝酒一边看演出。而在中国的很多相声演出是在白天或者傍晚,观众基本上都喝茶、吃花生、嗑瓜子,很少有喝酒的。美国观众比较爱笑,中国观众则比较爱鼓掌,并且喜欢吹口哨。

  幽默是需要有自嘲的勇气和能力的,但这不是自轻自贱以达到讨好观众的手段。“黑人把受到的歧视的经历编成段子,使得主流社会了解他们的遭遇和内心想法,从而得到同情和更为公正的对待。”黄西这样诠释自己的想法。相比之下,华人不擅于拿自己开玩笑,宁肯以隐忍的态度对待不公正的待遇。他作为一个高智商、高学历的喜剧演员,他了解美国的世事百态,尤其对移民的酸甜苦辣了如指掌,他恰到好处地把握了美国人的幽默视角。

  2011年12月底,黄西来到上海“推销”传记的首部人生传记作品《黄瓜的黄 西瓜的西》,同时他也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当被问及对郭德纲、周立波等人的印象时,他赞不绝口:“我真的很钦佩他们,像郭德纲当初从天津一直说到北京,非常不容易。”当听说有人把自己称为美国的“郭德纲”时,黄西幽默地调侃道:我们发型不一样啊!此外,黄西还主动提及想上央视春晚,他说:“中国人到美国留学打拼的故事和段子,应该会有不少观众感兴趣吧!”

 相关阅读:

  美国时下的十大冷门专业

  美国留学所需的财产证明

  华人学子美国打工不给力

直接获取澳际名师服务点击进入>>>>有问题?找免费的澳际专家咨询! 或者通过在线咨询处留言,把您最关心的问题告诉我们。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