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那年留美,那时心情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41 移动端

  经过整整一年的准备、考试、办理手续和焦急等待,我终于拿到了去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进修一年的签证,时间是从1992年9月至1993年9月。

  这次出国进修是我所任教的华中理工大学安排的,目的是为各系培养下一届教学和科研骨干,出国“镀一下金”。

  拿到签证后,几个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哥儿们在一家饭店摆下酒席为我饯行。席间喝了不少酒,说了不少话。临了,哥儿们问我:

  “子游,说老实话,你还回不回来了?”

  我静静地望着窗外嘈杂的人流、车流,一声不吭。有什么好说的呢?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反了这么多年,四项基本原则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尤其是象我这样的大学教师,处处得小心谨慎,夹着尾巴做人。一不小心在讲台上激动了一下,说漏了嘴,“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大帽子就会给你扣下来,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至于囊中呢则是比较羞涩的。一个月百把元的工资,全家不到半个月就花完了。下个月怎么办呢?好在英语底子好,就拼命地编译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去投稿,挣稿费。由于选材得当,迎合了国内学术界赶时髦的浮夸文风,倒也是百发百中,稿费源源不断。搞得老婆一过每月15号就嚷嚷,“老公,你的稿费怎么还没寄来啊?”好像家里下半个月的生活费指定应该是杂志社供给似的,你说累不累……

  “你倒是说话呀,到底还回不回来?”哥儿们又迫不及待地追问。

  “看情况再说吧。”我含混地应付着。

  “子游肯定不会再回来了,”哥儿们七嘴八舌地谈论着,“那人家国外遍地是银子,满大街去捡就得了,还回来受穷干什么?”

  饭店里灯红酒绿,大家云天雾地的谈着。加上酒精的作用,好像儿时做梦在天上飞,一种轻飘飘的感觉。

  一个月后,我登上了从北京飞往芝加哥的国际航班。当飞机轰鸣着拔地而起时,我感到心里往下一沉:老天爷!真的要离开生活了30年的故土,飘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去了呢!今后的命运将是如何呢?对过去的依恋和对未来的恐惧的复杂感觉在我的心中交织而生,酸溜溜的。

  第一节美国学生史迪克

  飞机在芝加哥机场一降落,我的那种故土难舍的酸楚就伴随着旅途的劳顿一起,一扫而光了。

  西方世界的豪华和壮观,首先在机场就一览无遗地向你展示出来,给人一种震撼的力量,有点像是身临电影中的未来世界。各种肤色、各种服饰的人,川流不息地在巨大的连体建筑中向四面八方匆匆走着,对于来自全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单一种族国家、且又从未迈出过国门的我来说,确实感到既新鲜又迷茫。

  我正在人群中迷失自己,突然一行歪歪斜斜的中文字进入眼帘:“王子游-中国朋友”。定睛一看,只见接客的人群中有一位40岁左右的白人正举着牌子在等我。我心头一热:咦,怎么会有人来接呢?并没有求助过谁呀?我要去的印第安那大学在美国中西部的印第安那州布鲁明顿市,离芝加哥有300英里的路程。我原本打算是乘长途巴士自己找过去的,想不到居然有人大老远的来接了,真是叫人喜出望外。我急忙过去打招呼,大家互相作了自我介绍,对方告诉我说他叫史迪克•埃顿,是印第安那大学的学生,边说边接过我的大件行李,搬上了他的银灰色雪佛莱跑车。

  汽车在宽阔的八车道高速公路上飞驰,窗外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故乡武汉的炎热在这里早就不见了踪影,空气清新宜人。我和史迪克边走边聊,史迪克告诉我,他是在读的哲学博士研究生,前几天经过STUDENTUNIN(学生休闲中心)时,看到走廊墙报上有一张“谁自愿去接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的帖子,他就揭了帖子来了。我一再表示感谢,史迪克却淡淡地说,请不必客气,这在学校里是常事,助人为乐嘛!尽管他这样说,我还是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毕竟是人地生疏,能得到这么友善的帮助确实是解决了大问题。出国前常听人们说,美国是个金钱至上的国家,离了钱寸步难行,现在看来是要打个问号了。

  不知不觉地到了布鲁明顿的市郊,只见史迪克把车子一拐,进了一片幽静的树林。我正在纳闷,却见一座造型别致的深褐色别墅从绿色中显露出来,原来这是史迪克的家。

  “先别忙去学校报到。你万里迢迢地从中国来,旅途上一定很劳累,在我家休息一天再走吧”,史迪克一边从车上帮我搬行李,一边说。

  我呆呆地站在别墅前的院子里,望着四周的环境。这是一幢500平方米左右的三层小楼,院落围着半人高的修剪整齐的冬青围墙,围墙外是一周绒绒的草地,连着一大片茂森的树林。信步走进草地,居然看见在不远的树林边有几只美丽的梅花鹿在那儿安静地吃草。它们抬头看了看我这个陌生人,好像没有惊扰它们的意思,就又低下头去继续吃着。树上也有几只可爱的小松鼠在活泼地窜来窜去,也没有因为我的到来而停止嬉闹。我呆立在那儿,享受似地品味着这种在国内从未有过的和谐的自然的感觉。

  “过来喝茶吧!”史迪克热情地招呼着我。原来,他已经在花台旁的石桌上摆好了茶具,并沏了两杯中国清茶。“这是你们中国的龙井茶,是我以前的一位中国同学送的。我很喜欢喝你们中国的茶,比咖啡好喝!”史迪克笑着说。

  两人品着茗茶,放松地聊着天。史迪克告诉我,他大学毕业后应征当兵,在海军舰艇上干了20年的机电工程师,前年才退役。退役后,就在家乡选购了这块土地和树林,按照自己的设计样式盖起了家园。现在去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哲学,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平生兴趣,充实和丰富自己,暂时还没有什么就业或创业的打算。

  我静静地听着,思绪也随着他的经历飘入了一个自由主宰和安排自己人生的理想境界:这可能就是以前常常听说的美国梦吧!想想自己从小到大勤奋地读书和工作,也仅仅是能够谋生而已,得到的和付出的相比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真是象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什么时候自己的国家才能富强起来,富强的足以让人民能够象史迪克那样自由而富裕地生活,那样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兴趣或修养去学习?自己的下一代如果能够这样,此生足矣。

相关留学热词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