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美国校园招聘里的奇人奇事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14 移动端

  前阵子跑到纽约做了一周的义工,参加国泰基金在纽约大学的CAMPUS CAREER FAIR。也是因为和国泰R&A——研究开发部门的沙骎叔叔相熟,才有了这个信息。PSU所处的STATE COLLEGE算世外桃源,除了学校就是街巷民宅,校园巨大,最不缺地。今天脑子一动想盖幢楼出来,明天工程车工队就开路推土,如在自家花园中闲思栽种哪种花草一般方便。纽约土地金贵,NYU一共只有三幢主楼——很小是吧。但是,很高……每幢都是50层以上的摩天大楼。房间错落,电梯林立,廊道纵横,在其中要扭腰(纽约……)行进,辗转腾挪。疾速、高效、整合、结构之精巧、系统之复杂,全球金融中心的风格毕显无遗。

  CAMPUS CAREER FAIR是欧美企业带入中国的形式,这次在美国本土溯本求源,却是“中国公司来美国大学招聘”。不过几天帮忙接触下来,国泰给我的印象很国际化(国泰目标是国际一流。做国内第一不难,中国金融环境基金做到百亿就算大,但国际一流却远非此标准。也因此国际招聘、国际部建立、引入美国金融产品均按部就班进行)、职业化(对美国校园、教育、文化环境的熟稔)和专业化(从应聘者层次能反衬出:已工作的都在瑞士银行、美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做了十几年基金,或美国大型投资公司;学生则都是附近学校商学院MBA——基本就是耶鲁这些学校了),因此他们的招聘融入美国文化也比较顺畅。

  这次和不少留学生或美籍华人聊天,大家一个感觉,同是校园招聘,美中最大区别是初选的遴选标准。国内成绩单的作用?也许很小吧。一个人的专业技能,无法通过学校期间最简易的成绩来证明。针对这种情况,严谨而庞大的笔试成为必需。美国也有笔试,GPA也不能证明所有事,但可以证明很多事——至少,能成为一个公平度量单位。不止GPA,所有实习证明、义工证明、学术奖励证明——美国简历中可以涵盖的一切内容全部真实可考,伪造成本极高。这次应聘者除了经验丰富资历老道的在职人员,也有不少MBA在读。而国泰并不认为在读者不如在职者金贵(大部分公司都有这样的偏见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名校人才不含水分的信誉。

  对学生尤其重要的另一件东西是导师推荐信。美国人不论经商从政,到了一定年龄,会自然生出一种想法:今天这些所得是拜社会所赐,我要对社会有所回馈,要让自己的技能被后人传承。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教育作为自己后半生的一个凭依。这使得每个有一定地位的大学都聚集了真正在各领域登峰造极的商界领袖或学术泰山。他们认同一个人,就是真的认为这个学生优秀,没有其他任何旁支原因。他们的推荐,也自然有着极重分量——PSU的金融老师,就有很多华尔街顶级公司的管理层,或与掌控华尔街之人过往甚密,获得他们的认可,也就相当于获得华尔街的认可。

  刚才说了GPA不能证明所有事,比如看重的还有商业经验与企业渊源。社会活动、实习经验、自主项目、创业课题,一个美国学生对社会与商业的认知,在校园时已充分深入。这远不是“学生会”等过家家经历可以描绘,而是真枪实弹的研习。EXPERIENCE ERA——经验时代,绝非妄语。企业渊源则比较奇妙。一个校友曾去波音面试,考官问你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她说因为我拿过波音的奖学金。她事后被录取,不能说因为这一句话之功,但也绝不可忽视。美国人的思维是,你得到过公司资助或做过INTERN,你对公司就存了感情甚至感恩之心。同样的人选,聘用你他同样会在感情上更易接受。国内一位前辈也教导过我这样的出世哲学:记得偶尔麻烦上位者帮你个小忙。以你们当时的身份差距,前辈不会想在你身上获得什么等价回报。但在有机会用人之际,他会更先想到曾经施恩对象的你。

  这些特点的共同本质回溯到哪里呢?我想是商业精神真正渗透入美国校园的体现。校园招聘在美国是纯正的企业化、商业化行为。比如PSU,很多公司要和校方签订三年正式合同,每天什么日期在校园举办CAMPUS CAREER FAIR。去年金融危机时PSU的校园招聘依旧火热,我做义工时(总跑去当义工~)问WALMAT的考官,你们现在还招人啊。她说裁还来不及呢,确实是签了合同必须来做。

  这种严谨的商业行为,不是学校强迫,其实源自企业需求。每次的CAMPUS CAREER FAIR,都是企业绝佳的广告机会,新产品都回带到校园展示,并且处处宣传企业理念、人文关怀和专业的商业运作。延续性而合同化的招聘协议、正面的广告效应、成熟的校园招聘,也就应运而生。我在PSU做CAMPUS CAREER FAIR的义工,大家事先将场地划分区域(鼎盛时在学校10万人体育场举行,不分好不行),每人佩戴好对讲机等联络装置,统筹、负责、分工明晰,如一个场馆的SWAT特警保镖一般周密,组织程度绝不亚于一般大型国际展会。

  对“人”的重视,同样源自商业精神的正视。企业确实需要竞争得到人才,才来举办集中化的校园招聘,他们招聘的人性化自然可想而知。招聘人员一般态度很好,就算你的专业不对口,也会很有礼貌,甚至还会道歉。对应聘人不会提出很多要求,而是耐心地回答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把自己的能力讲出来。只要你还想说,他一般都会听下去。沙骎叔叔给我感觉就很人性化,有人来面试,聊了三句,他认为不合适,会说你做SALES很合适,我们今年SALES部门负责没有来,但我想和你多聊一下,了解你的特点,回去后向他推荐,你看怎么样。

  前面说过,各个大学的风云教授,本就是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他们上课时的言传身教,已以商业的客观规律潜移默化了学生。招聘到面试阶段,考官同样以商业直觉优秀和商业思维缜密作为判断标准。这点国内的招聘同样标准严谨,但我们在学校时普遍的对商业社会规律陌生,学校成绩等经历又不足以作为标准,就需要企业选择其他方法加以考评遴选人才。

  美国人注重教育,更用商业思维来提升教育竞争力。学生从入校,到身在校园接受企业招聘,始终都在感受商业氛围,体会商业竞争,秉承商业精神。校园招聘的制度设定、人文关怀、习俗惯例,皆源自于此。校园是商业的胚胎,商业是校园的延续,其间并无半分斧凿痕迹。国内以合适的机制,在现今的情况下达到了不错的选拔效果,但学校的教育如果能更好地与实用对接,与社会联结,与商业规律映衬,也许能达到更好效果。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