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开学季中国赴美留学生突破20万 生活学习两大困难仍有优势
开学季中国赴美留学生突破20万,生活学习两大困难仍有优势。2014年9月6日讯,又到一年开学季。美国各大机场随处可见拖着大大小小行李箱的年轻人,脸上或是期待或是兴奋,准备迎来在异国他乡的求学之旅。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赴美国留学生中的主力军,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超过20万。
美国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中国留学生难免遇到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不过,一些美国大学管理人员认为,中国学生有着独特的优势。
留学生最向往哪儿?
大纽约:8.8%
南加州:5.9%
大波士顿:4.6%
布鲁金斯学会近日公布一项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倾向于大城市,其中, 大纽约、南加州和大波士顿地区是国际学生最向往的地区。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这份报告,这些国际学生中,有85%落脚在全美118个城市。其中大纽约地区是全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 占总留学生人数的8.8%,其次是南加州和大波士顿地区,分别占总人数的5.9%和4.6%。
从2008年到2012年5年时间内,这些留学生为学校和当地带来218亿美元学费和128亿生活支出。该报告还称美国是“卓越的全球学术培训枢纽”,而马萨诸塞州东部更是主要的地点,有着85所大专院校,其中包括哈佛,麻省理工,波士顿大学等名校。吸引着5万名以上外籍学生,其中40%是来读大学的,48%来读硕士学位,12%读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达到1万2千695人。
当问到两位留学生为什么选择来波士顿读书时,除了悠久的历史和培养出的精英人才,更重要的是丰富的教育资源,澳际的地理位置和高额的奖学金。
相对于其他专业,美国工科的就业率最高,来美就读的外籍学生中就有三分之二就读科技,工程,数学,再加上大都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二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决定毕业后把学生签证延长成最多可达两年半的临时工作签证,全美比例达45%。
两大挑战:开得了口 动得了手
中国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面临两大挑战:语言文化关和独立生活关。
夏冰清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会计专业今年秋季的研究生新生。为了更好为学业做准备,她暑假期间就来到校园开始预习功课。她发现课业难度并不大,而真正让人发愁的是交流问题,这当中有语言因素,也有文化因素。
许多中国留学生畏惧开口交流,往往和其他中国学生抱团学习生活,不利于提高语言能力和加深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学校鼓励学生们多与他人交流,不要因为羞于开口或者害怕理解不了外语就躲在自己的世界里。
另一方面,近几年出国留学的许多中国学生成长于国内经济持续发展时期,生活条件较好,加上又是“家中独苗”,从小备受呵护,独立生活能力还需锻炼。
汤宇翔是来自中国沈阳的留学生,即将在南加州大学开始研究生学习。他说,刚从国内过来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无论是租房子、通水、通电、联网等,或是开车出门都可能很麻烦。留学生从到美国的第一天到真正安顿下来要经历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但汤宇翔相信,大多数留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能够慢慢适应。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国际学生处主管塔米说,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学生,所有国际学生在来到异国后都会面临独立生活的问题,需要自己处理很多事情。而美国大学会提供一系列相关指导和帮助,留学生遇到困难时也要学会及时向校方求助。
留学回国35万人创新高
UIUC国际处的几位负责人评价,中国留学生在一些方面尽管有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说学业优秀,具有钻研和进取精神。毕业之后,不管这些学生选择回到中国还是留在美国,都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目前包括UIUC在内的美国大学也有一些项目,可以帮助中国留学生回国找到合适工作。国际项目处主管安德斯还认为,一些美国大学在世界各地都有校友,这些校友形成的广泛而健康的人脉网络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留学生在自己的国家找到工作。
去年毕业于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经济专业的李同学就选择了回国发展。她认为,一方面美国工作签证较难申请,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稳定,未来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可能都会有更多机遇。
近年来,去往海外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同时,中国留学归国人员迅速增加,中国每年海外留学回国人数有望很快超过出国人数。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2013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为35万多人,创历史新高。
推荐阅读:
澳际头脑风暴
您还可能关注:
【申请方案】澳际留学项目集锦
【研究生产品】美国研究生领航计划
【大学排名】2014年USnews美国大学排名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