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希望计划出国留学者实现他们的出国深造梦想
移民以后,许多家长开始为孩子的教育发愁。特别是从中国来的第一代移民,面对如何配合对于我们来讲比较陌生的教育体系,同时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使孩子能够在一个学校和家庭相辅相成的良好氛围下,尽可能多地利用学校因材施教的各种计划而茁壮成长方面,常感到力不从心,或无从下手。
让孩子自由成长,还是尽早规划孩子的澳际,因势利导,或者,把自己在中国所习惯的作法全盘照搬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哪种做法更好,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从跟踪成功地考入名牌大学孩子成长的轨迹来看,不成功的孩子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成功的孩子在高中阶段必定都具备一些必不可少的素养。
人才培养就像一座塔,那个宝塔尖尖是大多数人向往的地方,在那里学习过,可能会比常人掌握更多的技能,拥有更高的能力,和建立更广泛的人脉,给以后的人生带来更多的机会。人生下来,除了有生理缺陷,基本都具有问鼎那个宝塔尖的机会。
你要吃那最大的果子,要登上金字塔的塔尖,相应你也要付出最多的劳动,因此,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设计了不同的课程设置。了解通向顶尖大学的途径是孩子和家长在孩子上高中以前就应当知道的知识,并提前开始规划。孩子进入高中以前要初步具备哪些素质呢?
培养孩子的悟性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女儿李文长在美国,就是一个典型不听话的孩子。李敖先是晓之以理,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演绎得更加露骨,他说肯吃苦的人吃半辈子苦,不肯吃苦的吃一辈子苦,一辈子都会为衣食奔波。李文不听,高中没毕业就爱上了一个从东南亚来的移民,李敖只好诱之以利,说只要你上大学,多贵的学费都给你出,上本科送你一辆轿车,上研究生送你一辆跑车,上博士送你一辆大奔。而女儿是你不让我跟他结婚,我偏要结,高中一毕业就结婚了,不久两人有了孩子。
李敖更绝,你上学,要多少钱都给,不上学,一个大子儿也没有。迫于生计,小两口子只好去餐馆打工,干最低级的工作。直到有一天李文突然悟出来了,“这难道就是我一辈子的生活吗”?于是,把孩子丢给男方,离了婚回到学校读书去了,读完学士读硕士,一直读完博士,现在移居北京当单身贵族。
由此看出培养孩子第一要务,就是让孩子早一天开窍。有的孩子从小就懂事,善解人意,父母就省心多了。李敖本身就是一个开窍早学习上早熟的例子,从小就喜欢读书,藏书,买书,独立思考。高二就退学在家自学,考上台大法律系,又退学,第二年再考上台大历史系。
只是李敖这样的奇才在美国就可能被一流大学拒之门外了。开窍早的一般女孩多一些,但往往太听话的孩子虽然长大不会有大起大落,却常常缺乏创造力,所以父母更应该在培养孩子的独自思考、创造力方面下些工夫。
有的孩子悟性早,有的悟性晚,有的一辈子也悟不出来,但学习的黄金时间就那么几年,孩子一时还没有悟性怎么办?那只好赶鸭子上架了,做父母的最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在后边推,一个在前头拉,否则,孩子觉悟的太晚,又拉下许多功课,尤其是在中国,恐怕就来不及了。
孩子该逼的时候还是要逼的。《傅雷家书》中有一段讲的是傅聪小时候在楼上练琴,傅雷在楼下看书,一次他听见楼上琴声不对,像是在磨洋工,傅雷很生气,于是就把儿子捆在楼下的柱子上。可见傅雷也够残忍的,但是如果没有傅雷的严格要求,恐怕就没有后来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傅聪。当然,傅雷的做法要是在美国就犯法了。
强化孩子的竞争意识
前段时间黎阳的一篇《中国,当虎还是当驴》的文章对中国文化传统战略思维的缺失做了精辟的分析。他以柳宗元的古代寓言《黔之驴》为蓝本,形象地归纳出食肉动物的思维方式从来富于警惕性和攻击性,是主动的一方;而食草动物的思维方式充其量也仅仅是防御,永远处于被动地位。食肉动物一事当前关注两件事:第一,它会不会吃我?第二,我能不能吃它?
中国近代挨打的历史一定程度源自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战略问题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很像《黔之驴》中的驴和虎,即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思维定式上的某种异同。中国的主体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无数次受周围游牧民族或国家的侵略骚扰,并且曾多次遭受灭顶之灾。
就整个民族而言,如果想避免当食草动物的命运,其思维方式就决不能像驴之类食草动物那样消极被动,至少中国的战略家们必须像虎一类食肉动物那样警觉和积极主动。一个民族整体上思维如虎则成虎,思维如驴则成驴。思维如虎,本不是虎也能变成虎,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不过日本本身就是尚武的恶狼;思维如驴,本不是驴也能变成驴。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孩子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和光顾低头吃草的驴有什么不同?
作为个体来讲西方人比较重视通过竞技场上的激烈竞争,包括剧烈的肢体冲突,去培养孩子主动进攻,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意识,而中国父母较多的是像在培育温室里的花草。如果西方人家庭培养出来的个个都是小老虎,我们培养的都是小绵羊,孩子进入社会是很容易受伤害的。
其实,中国人唯有读书高,绵羊式教育的弊端比比皆是。比方说,我们许多大老爷们手无缚鸡之力,握个手也是软绵绵的,肩不能担手不能提,许多人恐怕连个车胎也不会换,难道你在路上车胎爆了还要请美国女人帮你换上备用胎不成?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领导才能,而不是满足于俯首贴耳当一个专业技术人才的顺民。大家都知道,亚裔对美国高科技领域贡献很大,但亚裔在美国社会中受到重视程度却是最少的。以硅谷为例,目前亚太裔在圣荷西占28%的人口,市政管理人员仅2%为亚裔;虽然超过70%的亚裔希望进入企业管理层,事实上只有1.7%的亚裔男性和1.2%的亚裔女性达到这个目标。
我们只有强化我们下一代的竞争意识,着力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才有可能改变亚裔在美国的不公平地位。
鼓舞并激励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小的时候常常都会有十万个为什么,做父母的一定尽力解答,如果答不出,就应该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并且鼓励孩子自己探索答案,千万不可认为孩子的问题太幼稚而不耐烦。
孩子慢慢长大,开始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人从哪那里来的产生疑问,进而对生命的起源感兴趣,这时候不管大人信不信教,都最好不要给孩子一个先入为主的灌输,你的一句“人是上帝造的”很简单,却可能扼杀了孩子探索真理的热情。人类学,进化学是很大的学科,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科学家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如果他们都相信创造论,现在许多人类科学可能还是空白。因此,无论大人有什么信仰,不要抑制孩子的求知欲。
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豪普特曼曾说,相信超自然事物,不仅与好的科学不兼容,而且对人类有害。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基督教立国的美国却不可以以任何形式在公立学校宣传宗教信仰的原因。
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态度
孩子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就是因为没有责任。但是孩子总需要长大,这个世界就是有责任心的人撑起来的。因此无论多小的事情也可以在点滴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要要求孩子有责任把他做好。一个出色的孩子,为什么样样都行?其实不一定,但是一个出色的孩子一定会尽力把他要做的事情做好。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