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全民教育追求轻松而有创造的模式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30 移动端

帮助希望计划出国留学者实现他们的出国深造梦想

蒙特利尔商学院门前台阶边有一个铝合金的候车亭,每逢午休时总聚些女学生无一例外地叼着卷烟在吸。校内不准吸烟。校门口有两个铁制立柱和带数十个圆孔的铁匣子,供进去学校的烟民们打发烟瘾。中学生和大学生吸烟几乎成为蒙市一个社会问题。我认识的4个女博士虽都不到30岁,烟龄最长的已经8年了。
学院南面是一个幼儿园。约有200平方米的院子里,有木板建成的彩色小房子、小古堡及滑梯,也有轮胎做成的秋千。由于学苗稀少,幼儿园大都以小巧玲珑型家庭化出现,每个学生由政府拨款补贴三分之一学费。透过四周细格铁丝网,能够看到20左右个孩子在嬉戏。这已经算规模不错的了。这里的孩子在小学之前没有作业,不允许考试,几乎随便玩。包括在老师讲课的课堂。而且教师必须要对孩子好。遇有孩子向家长抱怨,受到老师责罚或恐吓,那么老师轻则丢饭碗,重则会被课以刑罚起诉。幼儿园和小学教学是以启发及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为主,教授知识以展示为主。教学结果不必检测。我曾蹓跶到一个小学教室,里面滑整齐划一的桌椅,孩子们就在地毯上席地而坐,有的就骑在花哨的木架子上,或躺在小型木房子里面。讲课一半是以游戏形式出现的。即使正在讲课也要求孩子的参与并有趣味性。孩子们不会被批评。据说防止损伤自尊心,避免在今后竞争中缺少自信。学生没有作业和考试,非常轻松,完全靠个人悟性和自觉。教师以激励教学为主,学得好的会受到表扬。孩子只要到了西方,恐怕谁也不愿意回国了。我想。
蒙特利尔商学院因为是世界知名大学,所以学费是全市最高的。来这里学习的学生家庭,几乎非富即贵。学校一楼有上千个标有号码的铁制更衣箱,由学生自备锁头管理。细长的更衣箱只能挂两件大衣和放西顶帽子。每个学期校方重新分配一次箱子。好在每间教室门口处都有衣挂勾,可以挂衣服和放雨具及鞋。3楼有专设的4个公用计算机室,24小时在宽带网上。每台电脑又配置一部打印机,方便下载网上及自带软盘内的资料。在中国留学生宿舍常会看到成叠空白带孔的打印纸铺桌、铺床。餐厅玻璃从下到上足有20米高,阳光通透。大学每个楼层都有数台不锈钢免费饮水机,按住按钮就会有水柱喷出。早午晚餐不太贵,比萨卖5加元,完全能吃饱。薯条和咖啡每份两元。旁边设有许多微波炉,供带饭的学生加热及制作简单的饭菜。像果冻盒大小的调料奶及砂糖或奶油、果酱都是免费的。吧台上铁制的刀叉也随意拿取。虽然有摄像头转动,但一次我也见到几个黑人女孩拥推嬉笑地挤在吧台前,每人抓着大把糖和奶盒塞进口袋里,再嬉笑着一轰而散。也没见校警出来干涉。校警无论男女,身材高大,主要依靠众多监视器昼夜管理。他们穿着浅灰色半袖准警察装束,腰间携带电警棍、手铐,还配备同步通话耳曼。时尔巡查警卫,时而突击在电脑室或图书馆对可疑人员检查学生证。外部人员会被带到正门内右侧的警卫室审查,也可能被报警处理。在校期间安全感强,没听到有打架或丢失物品的情况。正门内右侧是公安办公处。每天上课前这里总聚着长队。学生们在这里可以领到各自选课资料。学校也在这里为学生提供寄给亲属的邀请信及证明。虽然校内有两个书店,书目品种齐全,但中国学生常常嫌价格贵,于是合钱仅买一本课本,然后在校内免费复印机复印几十本课本人手一册。这样每月竟节省出一部分生活费。比如我为了拒时间多拿学分,一个月最多选修过5门课,大约需要12本课本,以每本10元计算,大约节省百多元外汇,足够吃20顿饭呢,鬼子(我戏称洋人的绰号)发现后,也不买书,央求我们复印时给他带一册。拿到手时却又说,这可是侵犯版权呵,你们中国人走到哪里,坏习惯就带到哪里。真是鬼子。
课程不难。无论大学本科或MBA、FBA硕士课程,教授讲的都是国际最前沿、最实际、最具操作性的知识。有些最新科研成果甚至学术争论观点,他们都直言传授给学生,并不带个人 倾向观点。教授认为书中内容是需要学生自阅读并掌握的,重点才讲授。每次考试时,只要平时教授说的每句话认真听了,内容都在里面。即使考试满分,仍不能毕业。因为考试只占3分之一分数。每门课还有平时课堂发言及对所学内容理解掌握程度分,还有小组集体演讲分和作业分。作业量很大,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虽然学校并不严格规定你的选课或何时毕业,但学生必须大量把时间用在图书馆、上网查资料上面。拿多少学分完全靠个人悟性和勤奋程度。但我感到国外的课程理念和教授方式对学生锻炼能力和自我素质提高是很大的。以会计学为例,这次学习的知识说比加内教材先进10年不算夸张。留学前我用业余时间读完会计师,结果很难运用在税务稽查本职业作上。因为企业是10年前已经不那么记帐了,而教材的一贯制并不和税法及法规更迭速度同步,教学与应用有些脱离就不足为怪了。外国教育中基础知道虽不如中国扎实,但知识更新很快,学生毕业参加工作马上就能运用知识适应工作环境,能够解决急待解决的业务问题。过去我还奇怪为什么国外某个行业的博士或总裁大多不到30岁,而我们国家的院士总要在60岁开外。学校里课程反映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市场经济观念极强,加澳际师淋漓尽致的发挥和随堂解答,很多内容是社会主义国度里学不到的全新知识。内容不难。但做为中国学生要克服两方面问题。一是不仅要熟读课本,读到读懂,而且要查阅相关知识资料才能获得略高一筹的学习效果。教学时教授大多只解答难题和疑问,提示课本重点概念。大量时间是用在和学生对话上面,几乎每个学生他都要考问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理解程度,纠偏释疑,如果你回答的精彩他便叫好。假如你没有把书看全及理解,只等教授教什么接受什么,那根本无法与教授交流,也回答不好问题。有些中国学生热忠于打工挣钱弥补学习经费,必然影响学习。倒不如生活简朴些,少些应酬消费,多挤些时间读书。第二个难题是语言障碍。我在10年前就达到大学英语六级,留学前参加半年英语强化训练,牛津英汉词典自己偷着背了6遍,结果听的第一堂课竟然跟不澳际授讲课的语速,至于他那墨西哥口音和夹杂的大量俚语就更茫然无措。但课程还是飞快地进行下去,全班50名学生并不因只有几名中国留学生而放慢速度。半个月后,我很快适应了整个教学方式,也与外国学生成了知心朋友。但我发现中国学生读教材要把英语先变成汉语,再连起来弄懂意思再进行分析。难于像使用汉语母语那样阅读,一次理解做出答案,以致于很慢。如果想加快速度,粗略泛读,又极晚因一两个单词误解而导致整句甚至整段出现歧义。我克服的方法是利用单词量大的优势泛读,课前预习找出难点,课堂上提问释疑。然后回顾到宿舍再复读加深理解和记忆。要压缩除了吃饭以外的一切欲望,包括尽量挤点睡眠时间才能过关。因为这些在国内听不到的新知识和新科技的确太有用了;也因为我定下了别人3年毕业的46门课学分要在一年内夺下来的目标,不拼着学是不行了。在教学以外,校方把班内50名学生分成10个“WOC”小姐。每次作业下来后,组里抽出业余时间在一起研究讨论“mirt”,或者干脆每人根据知识结构专业特点分两道题回去做。第二天到校时大家把答案说出来。组内讨论没有异议或不再修改了,便按个人答案将10道题做完。这样虽然作业量很大,分兵把口下来负担也比较轻。如果组内有谁没来,答案会通过电子邮件寄出去。小组每学期两次重新编排,几乎人人都能聚着。学校为小组准备了极多的单独房间。只要凭学生证预定,也很方便。大量的作业逼着学生去查阅资料。即使有些学生在图书馆或网上抄袭,也促进了对知识的掌握,教授便达到目的了。图书馆在三楼,很大,藏书以百万册记。白天向全校开架开放。没有休息日。中国学生去读书的不太多,很多学生喜欢从网上下载一些不准确,但观点新疑别致的东西。甚至有的两人两份作业是一个内容。图书馆出口有检查是环携书外出的报警系统。外国人很守规矩。一次,出口警报响起。我前方已经走出门的几名男学生立即停止说笑站在那里,并且高举双手做投降状。然后返身举手从入口处进入,再从出口处鱼贯而出。当时江没有图书管理员出现。他们认为,凡是有规定就应该遵守,人是不该和规定对着干的。整个图书馆一尘不染,管理人员寥寥无几。一切都是机器监视和操作。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