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希望计划出国留学者实现他们的出国深造梦想
施冬健
著名教育咨询专家
人力资源培训专家
《海外求学》顾问
(本专栏所有案例均取自真实案例,为隐私保护,有关细节经过加工,且一年以内的咨询案例不予登载。)
以下是部分实际签证对话。V ―― 签证官 A ―― A同学 B ―― B同学
案例一:
A同学,华北某大学法律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家庭经济澳际。获得美国Temple University 一年制LLM(法学硕士)项目的录取,完全自费,年费用(学费+生活费)约4万美元。在北京一签顺利通过。
V:What will you do at Temple University﹖ (你去Temple大学做什么?)
A:I will pursue my LLM for my future career as a lawyer in Beijing. (我将攻读法学硕士学位,为了我今后在北京的律师事业。)
V:(翻看I-20,小声自语)40,000 dollars! (要4万美元!)
A:(微笑)Yes, a big money! My father told me: I give you only 400,000 RMB, as your tuition fee in USA or 嫁妆! It's up to you. (是呀, 确实是一大笔钱。我爸爸跟我说:我只给你人民币40万元,你用来去美国读书或者今后作嫁妆,随你自己决定。)
V:Interesting! But as a lawyer, it's not hard to earn your嫁妆back! (很有意思!但是作为律师,今后把嫁妆挣回来应该不太难。)
案例二:
B同学,上海某名校机械本科毕业,一年工作经验,获得美国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五年制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全奖(约3万美元/年)。在上海连续拒签五次。
V:What will you study in the US﹖ (你去美国读什么?)
B: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
V:What'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什么是机械工程?)
B:En. E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s ...... Sorry, can I explain in Chinese﹖ (嗯,嗯,机械工程是……对不起,我能用中文解释吗?)
V:What will you do after you get you PhD degree! (你读完博士后干什么?)
B:I will find a professor position at a university in China. (我将在中国的大学里谋一个教师职位。)
V:Give me three reasons that you will come back. (告诉我三个你将回国的理由。)
B:First, it's hard to find a professor position in American university. Second, my parents live in China I have to stay with them. Finally, it's easy to get more money after I get my PhD in US. (首先,在美国的大学里谋一个教师职位很难。第二,我的父母都在中国,我只好陪伴在他们身边。第三,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在中国挣钱比较容易。)
V:Sorry, I cannot issue the visa. (对不起,我不能给你签证。)
B:(委屈状)Why do you reject me﹖ I have full scholarship! (为什么拒我?我有全额奖学金!)
V:(愤怒)Who tell you students with full scholarship cannot be rejected﹖ (谁告诉你全奖不能被拒?)
施冬健点评:
1. 关于奖学金
一提美国签证,大家约定俗成的概念就是:全奖必然成功,无奖必然渺茫。上世纪80年代国门初开,国人鲜有具备自费留学之经济实力者。于是,国外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甚至素昧平生的老外担保也为签证官勉强接受。否则除了寥寥公派留学生, 美国就不存在中国大陆的
自费留学生。
美国留学的高额费用自然地成为制约学生签证的重要因素之一。同等情况下,当然是有奖学金更易签成。但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签证实践表明:奖学金和签证的相关性正越来越小。我们每年都见到为数不少的全奖获得者被拒,以及更多数量的自费申请人顺利获签。造成这种改变的根本原因有如下两点: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能够负担子女的
留学费用。特别是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许多家庭甚至提前多年为子女留学作经济准备。面对发黄的股票认购单和五年以上的存款证明,连最苛刻的美国签证官也难以启齿攻击资金的可信性。故此,美国大学奖学金的经济意义在相对下降。
奖学金除了经济内涵以外,还有其弦外之音:拿到奖学金的学生是优秀的;而没有奖学金的同学则不够优秀,自然获签的概率也较低。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专业获得奖学金的难度相差甚远。近年来,中国留学生的专业选择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压倒多数的传统数理化或工程科学,转向以商科为代表的、高回报的职业培训类专业。而后者显然不是美国大学对留学生的奖学金提供方向,甚至对其本国学生也不是。因此,学数学拿不到奖学金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压力,更意味着不优秀;而MBA、LLM自费则天经地义,如果家境殷实,财力问题不会成为拒签理由。
2. 关于留学行为的合理性
留学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意义深远,是一种巨额投资行为,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时间上。 所以,高回报的留学行为才是理性的,才能让签证官理解。当然,这种回报的鉴别标准可以是经济意义,也可以是社会地位,或者干脆就是生活方式。如果签证官感觉你对所学专业并不热爱,如果感觉你不适合读这个专业,如果感觉你在意经济回报而所读专业却过于理论性……那么,即使万里之外数万美元全额奖学金已经标注在你名下,美国签证官依然会“善意”地建议你勿用青春赌明天。确实,两年甚至五年青春年华,其机会成本岂是几十万元人民币可比。
B同学有关三个回国理由的回答中,提及在美国读完书后挣钱的机会将更多,而其就读的专业机械工程直观上并非高利行业。仅凭这一点拒签也在情理之中。
3. 关于沟通能力
在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培养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大学里,即使是数学专业学生也有team project(团队作业),也要作individual presentation (个人演讲)。由于教育体制和人才选拔体制的局限性, 相当数量的中国大学生存在沟通问题。更为可怕的是,他们之中鲜有人意识到:在签证时,沟通能力不足往往比没有奖学金更为致命。
在上述案例中,A同学主动而且幽默地解释了自己的财力问题,而这种能力与其未来职业定位——律师十分吻合。B同学由于英文表达能力的限制和自信不够,连投入五年宝贵时光的未来专业是什么也解释不了。在有关回国理由的解释中,甚至提及在美国谋职困难故此回国,这种不自信当然意味着不优秀。况且,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如果万一在美国找到工作,此君断然不会回中国。
4. 结论
全奖申请人切勿掉以轻心,打无准备之仗或者误准备之仗。签证成功之前,同志尚需努力!准备工作应该集中在:1. 以恰当的方式充分显示自己的学业优秀;2.培养不卑不亢的交流能力;3. 真实具体合理地设计回国计划,切忌过于具体或过于空泛。
自费申请人不必英雄气短,合理策划一样可以成功签证!除了上述三个核心问题之外,无奖申请人还应侧重:1. 如何让签证官确信你的经济来源是真实的;2.结合回国计划,合理描述完成学业以后的经济回报 —— “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