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希望计划出国留学者实现他们的出国深造梦想
英国要求高校多招贫困生引发争议
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政府不久前出台了一项规定,明令要求各大学多招收一些出身下层的穷苦学生。这一计划在英国学生、家长及教育界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以
牛津大学为首的数所名校对该计划提出质疑,称这样将会导致家庭背景超过学业成绩,成为录取学生的最重要依据。
按照英国学生的入校惯例,学校只有在学生正式入学后,才能得到其家庭的相关背景。为此,包括沃里克大学及数个医学院在内的英国顶级大学将改变原来的入校程序,计划从2005年前起,要求报考学生填写一张由英国高等院校联合招生服务办公室(UCAS)提供的特殊表格,其中的必填项包括父母薪水、社会等级、学历、种族等。这些大学的计划也遭到了学界及社会的反对,认为父母的薪水与学生成绩好坏无关,而且这样做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法向外籍科学家招手
法国《回声报》报道,在近日召开的法国政府部门联合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加强对外国人才吸引力的40余项措施,其主要内容为:简化签证、创造岗位、减免税收、照顾家眷。这些措施很快就会得到落实,其中大部分在2004年上半年就能付诸实施。
据报道,从2004年1月份起,高级研究人员的接待和流动工作将得到加强,法国将对科研人员的签证予以特别简化与优惠。新建立的研究岗位实行合同制。手续也比现在好办得多。以招聘的方式筛选最好的科研项目,择优选出的项目可得到3年总共25万欧元的资助。从1月1日起,还将实行科研贷款、科研税收和对外国科研人员税收的改革,外国科研人员的家属也可自动获得工作许可。
同时,还将掀起一个法国形象宣传运动,其投资可达1000万欧元。在春天的时候,将召开首届增强吸引力策略理事会会议,会议将聚集20多个国际大企业的负责人。
从2004年第二季度起,与国民教育相关的部分措施将付诸实施:用于资助外国学生的埃菲尔奖学金名额将从315个增加到340个;夏多布里昂项目的奖学金名额也会有所增加;接待外国专业文化人士计划也将实行。
据悉,还有一些措施的具体实施日期尚未确定,如改进外国科研人员子女的教育服务,改善在中国的学生签证审查机制,有可能将它扩大到新的城市,以便利处理要求来法学习的签证申请。如果结果令人满意,在中国的试验将推广到亚洲其他国家。政府负责人克拉哈·盖玛尔毫不掩饰地说,法国政府特别想吸引这个地区的学生。
日本MBA力求得到国际承认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刊登了一篇道代中本撰写的文章,认为日本为提升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正在努力使该国的MBA教育达到世界级水平。
在全世界志在获得工商管理学位的人看来,去日本求学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日本的管理一度被视为取得商业成功的特殊钥匙,但近十年来声名已经一落千丈。
在几年前,日本大学开设的MBA课程还屈指可数,大多数想获得MBA文凭的日本人都不得不去美国或欧洲实现其理想。但是,在日本对MBA人才的需求及政府旨在提升日本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计划的刺激下,多所高等院校已开设了新的研究生工商管理课程,其中有一些还力求达到世界级水平。
一桥大学的国际企业策略研究所就是其中一个雄心勃勃的后来者。充满活力的竹内广孝院长和他的同事正在积极努力,以使该研究所与美国或欧洲的商学院比肩而立。该研究所不同于一般日本院校之处,就是它完全以英语授课,没有一门课程用日语教学。
竹内广孝说,作为一所公立机构(一桥大学是公立大学,80%的经费来自政府),国际企业策略研究所肩负着实现政府提高日本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之目标的责任。国际企业策略研究所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两个世界的精萃”——东方的世界观和西方的世界观,对新经济的认识和对旧经济的认识。该研究所注重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并重,以图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到目前为止,国际企业策略研究所的做法已经初见成效。虽然该研究所成立刚刚3年,它的学生中已有一半来自海外各国。
然而,对包括一桥大学国际企业策略研究所在内的日本商学院来说,要想得到国际承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韩国教授最受国人推崇
在韩国,教授的地位极高,具有其他国家不曾有的特殊权利。在大学里,教授是权利的象征,享有资金权、进人权、录取学生权、授予学位权、教师晋级权,教授在韩国人的心目中相当于当今中国的“学者领导”,有双重崇拜价值(既佩服他的学问,又羡慕他的权位)。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与教授同行,要靠后一段距离,据说是不能踩教授的身影;教授到自习室里,学生要全体起立示礼;学生到教授研究室要事先约好,但不能往教授家里打电话;校园里有教授食堂、教授会馆、教授专门停车场。
在社会上,教授的信誉很高,教授去学校赶课,警察要开绿灯;教授买房去贷款,银行信得过;教授去办出国手续,可以说明事情忙而不用排队;在机场上,教授因书籍、资料超重可以不罚款;外国学生想到韩国大学去留学,只要有教授做担保,法务部愿意放行,即可办理。
韩国教师的政治待遇也不同于其他国家。
汉城大学的教授要由总统亲自任命。教授出校从政可当长官、次官(相当于中国的部长、厅局长)。不愿做了,还可回到学校继续当教授,因为韩国的教授是65岁退职。有突出成就的教授这边退职那边就进了国家学术院(相当于升为中国的院士)。即使没进学术院,也会被社会各类学院请去当教授。(欣华)
澳将MBA课程的主要生源对准中国
澳大利亚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未来教育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将是中国和印度。澳大利亚非营利性的教育和开发机构IDP的研究表明:最近一年里,中国和印度到澳留学的人数增长最快,这种增长势头还将继续保持和发展。
据悉,目前到澳学习MBA课程的外国学生中,中国已超过新加坡、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该项课程的最主要生源。 IDP教育组织研究与计划部主任安东尼·博姆说,中国和印度是重要的新兴市场,澳大利亚的教育机构必须确保“高质量的教育成果,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前景。它们必须确保自己的毕业生能找到最好的工作,这就意味着要使自己的努力方向与行业的需求保持一致”。
目前,澳大利亚各大学共有17.5万名外国
留学生,其中一半以上的留学生学的是商业。亚洲人占澳大利亚外国留学生人数的85%。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各大学一直把MBA课程在亚洲的营销重点放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和地区。学生的来源方式包括学生交流、海外教程和与当地大学建立战略联盟等。这些做法收获颇大,在澳大利亚境内或在澳大利亚高校的海外分校学习MBA课程的亚洲学生中,新加坡、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的学生占了主体。可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和印度已成为这项课程的主要生源国。据透露,澳大利亚还计划将MBA课程开进中国的校园。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正在与清华、复旦,以及西安交大等中国几所名校进行商谈,合作开办MBA课程。
孩子留学家长不宜当“保姆”
本人因工作关系,多次参加过国际教育展,也跟着展会跑过不少码头。在国际教育展上,经常目睹如下一幕——不少孩子的父母一个个展台仔细问、认真听。又不厌其烦地收集每一份宣传资料。说是拿回家给孩子看。我曾向多位家长询问:你们的孩子为何不来展会现场?答复是:“我儿子在打篮球,他不愿来”,“我女儿说,路太远,她不想来”,“孩子正在学校补课”……
我得到的答复往往是不同的。但所有答复却都一个共同点:这些孩子留学的愿望似乎并不强烈。积极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
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出国留学,是孩子的理想还是父母的期望。也就是说,是“我(指孩子)要留学”还是“父母要我(指孩子)留学”?留学不是旅游,留学只不过是换个读书的环境,如果孩子对此并不主动,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作主,我怀疑这个学生能否学得好。道理很简单,一切被动的选择,往往都是消极的,只有主动的选择,才会是积极的。
出国留学,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对每一位留学的孩子来说。一切都要靠自己打点,这也是对孩子处理能力、自律能力的一种考验,只有主动去留学的孩子,他(她)才会坦然面对各种考验,并把这种考验视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而被动去留学的孩子,他(她)往往会逃避、抱怨这种考验。并把这种考验视为难以跨越的鸿沟。结果呢?那些被动走出国门留学的孩子不少人只能半途而废,或是无功而返。
在此我要提醒各位父母:孩子留学,家长不宜当“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