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希望计划出国留学者实现他们的出国深造梦想
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2007)前探
留学、考研、就业,看“钱”途。一位在职的朋友这样说。
这种观点或许难登大雅之堂。可在现实的社会中,这就是老百姓对于教育最原始、最本能的期待。
“教育改变生活”——已成功举办3届的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今年提出的主题很有吸引力。这样一个人性化的主题承载的是什么呢?它能给人们带来一份什么样的惊喜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近即将举办的2007北京教博会。
本届教博会的主题是“教育改变生活”,带着这种观点和认识走进2007北京教博会组委会,或许会更深入的体会到这届教博会所给予的思想启迪与现实帮助。
当前及未来,中国与世界将进一步融合,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就业、生活与发展环境,单一、阶段性的校内教育已无发满足人们的发展,多样式的终身教育将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教育改变生活,更确切地说是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选择,会创造美好的新生活。在这样一个主题下,2007北京教博会将有益于满足人们教育与就业的需求,引导人们树立一种“理智、开放,适应社会与个人和谐发展”的教育及就业新观念。
2007北京教博会组委会精心策划、组织了国际教育展,国际职业教育、培训及就业展,国际语言教育及推介展等展览展示活动;并拟联合sohu、中国教育在线、考研加油站等网站开通“求学、就业、新生活”主题博客,通过网络互动的方式与大家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让大家在交流中了解更多的新教育及就业观念,体验到新教育及就业方式给未来生活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7月13日至15日,中外名校将齐聚首都。这个日子将成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的喜庆吉日。教博会上将有他们所期待的惊喜:
惊喜一:中外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云集
今年的国际职业教育、培训及就业展是一定要去看的。因为它不但有益于人们了解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招生信息,更有益于帮助人们能正确看待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自身的发展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正确选择教育消费与投资。
在当前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情势下,接受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人才却“风景这边独好”——就业机会多、就业率高、收入好。适应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教博会设置了国际职业教育、培训及就业展,并精心筛选了国内外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参展。
国际职业教育、培训及就业展将集中展示首都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发达国家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主要有以下四大看点:
看点一:关注国外职业院校的有关专业课程及招生信息。国际职业教育展参展的国外院校大多是来自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荷兰、韩国。这些院校有备而来,他们不但将展示、推荐他们成功的办学经验以及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模式,而且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带来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适合中国现实条件与需求的专业及课程,提供接受当今世界最好的职业教育的机会。
看点二:首都高职院校、职业高中、中专以及技校也将借此机会大力宣传各自的办学成果和课程特色,人们可有机会了解首都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收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信息。
看点三: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职业教育教辅教材出版机构以及职业培训机构、认证机构、劳务输出机构、跨国企业也将参展,他们将带来丰富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信息,部分企业还将举行现场招聘活动。
看点四:展区现场还将设立“中外职业院校技能表演区”,展示中外职业院校丰富多彩的技能培训课程,让观众亲身体验最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与模式。
惊喜二:300多所国外院校亮相国际教育展
国际教育展区将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和俄罗斯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高等院校、基础教育学校等教育机构参展。他们将展现各具特色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专业课程,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丰富的资讯信息。国际教育展的看点是:
看点一:国家展区。国际教育展将设有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展区。走进这些展区将很方便的了解到这些重点国家及相关院校的留学政策与招生信息。
看点二:知名留学服务中介机构云集。参加国际教育展的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等知名
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将带来众多的国外院校招生信息及提供专业的出国留学规划咨询服务。
看点三:世界著名院校见面会、驻华签证官讲座和院校招生说明会等活动依然免费向市民开放。通过这些活动将直接了解到世界级著名院校的先进育人理念、各国最新的签证政策和部分院校详尽的招生信息。
惊喜三:多国语言文化闪亮登场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外语能力是一个青年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基本条件。为鼓励借助奥运的时机努力学习世界各种语言、提高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能力,帮助了解各国语言文化、收集各国语言培训信息,2007北京教博会设置了国际语言教育推介展区。
国际语言教育推介展将是多国语言教育宣传推广的集中汇萃,设有汉语国际推广展区、多国语言推广展区。各国驻华使馆、大专院校、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和语言培训机构参展。
惊喜四:首都教育发展硕果累累
看完了这些以留学、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展区,还应该到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成果展区、首都教育之窗展区、文化活动专区和观众体验活动专区等展区看看。在这些展区里,可以了解到一些前沿且并能与中国国情相合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了解到一些国外有特色、适合未来就业需求、能在国内就读以及费用相对低廉的学习信息;了解到北京学校以迎接奥运为契机,在教育教学理念与方式、在学生德育教育以及体育教育等各方面发生的喜人变化。
惊喜五:畅谈“求学、就业与新生活”
2007北京教博会在各项精彩纷呈的展览展示活动的同时,还将联合sohu、中国教育在线、考研加油站等网站设置一个与观众、网友共同交流与互动的平台:“求学、就业与新生活”主题博客专栏。
博客专栏将围绕当前最新的教育新闻事件,人们身边发生的求学、就业故事以及“留学、考研、就业,大学生应如何选择”、“失业是教育之过吗”等话题展开大讨论。
博客专栏的内容不限:经验与感慨,困惑与疑问,新闻热点与身边小事,只要围绕“求学、就业与新生活”的主旋律;博客专栏的形式不限:一句话、一张图片、一篇短文都行,重在参与。
2007北京教博会是个综合性的教育盛会:规模大,展出面积达15000平米,参展单位近600家;内容丰富,设有展览展示、论坛等10多场活动;惊喜多,国际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展等每项活动都将带来不同的惊喜和看点。面对这样的一个盛会,为了避免出现 “眼花缭乱”和“手忙脚乱”,建议你来观展时千万要做到“目标明确、直奔主题”。
首先,掌握最新活动日程安排。参观前争取登陆北京教博会网站(www.edufair.com.cn),了解最新的活动日程安排,以免错过重要活动。
第二,明确观展的主要目的,直奔主题。入馆后先至2号馆前的教博会展位分布图了解展位分布情况,找到自已准备参观的主要展区或活动位置后,直奔主题。
第三,与学校沟通应有侧重。与学校招生代表沟通时除询问院校基本情况,签证、奖学金政策等信息外,应重点了解你所关注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就业前景及收费等信息,如时间允许还可了解些该国的历史文化等信息。
经过3年的努力,北京教博会不但为首都教育发展建立了一个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还为人们(特别是那些想出国留学的学生)了解国外教育与文化,了解国外留学政策与院校招生信息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机会,帮助大家学会了如何选择学校、如何选择专业,减少了盲目性、降低了留学风险。相信今年的教博会在“教育改变生活”的主题引导下,将会与大家走的更近,带来更多的惊喜。
海归招聘会:几家欢喜几家愁
荣 郁
5月27日,一场事先经过多种渠道宣传的有关留学人员归国就业专场招聘会在北京召开了。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出国留学,回国就业的人也与日俱增,这些在国外或多或少镀了一层金的“海归”们在国内是否能够顺利找到饭碗?摆在他们面前的就业形势是否比国内的毕业生乐观?参加了这场招聘会就能略之一二。
估计任何一个留学回国想找工作的人在进入会场的一刹那一定都有些许失望,仅有一个大厅,用人单位分成3行,20多个单位转一圈下来只需要几十分钟。这样的排场和每年大学毕业生及硕士生招聘会的规模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据主办方介绍,上午共有1300人参加此次招聘会。记者在现场看到,北京奥组委和深圳发展银行的招聘展位前应聘者最多,而一些招聘理工科及博士学位科研岗位的大学或科研单位却几乎无人问津。
高校难觅海归博士
此次参展数量最多的要数高校和研究所。在现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二外、华北电力大学等各大高校都在进行招聘。然而,大部分院校招聘的都是科研岗位,大多要求博士及以上学历,有的重点高校主要是招聘学科带头人、教授等岗位,因此收到的简历寥寥无几。
据交通大学招聘人员介绍,现在想进入高校工作的人很多,不仅是海归,交大参加这次招聘会并不局限于“海归”,他们也收到一些国内博士、博士后的简历。面试方面,对于国内国外人员都一样,因为现在开设了许多双语教学课程,需要外语水平比较高,当然“海归”在这方面应该更有优势。因为大多数学校属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结构层次上就需要精英的人员来补充。但是摆在交大招聘人员面前的简历只有寥寥几份,大部分应聘人员看到墙壁上要求“博士及以上学历”几个大字都望而却步了,因为来到现场的“海归”大部分都是硕士学位。
袁先生是从英国回来的,学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希望找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他发现来的单位多数是高校,而自己的条件想进高校是很困难的。他坦言像他这样的资历回国不好找工作,感觉上还不如在国内读完硕士好找。在国内毕业后,导师、同学等人脉关系会比在国外的学生广得多,所以他们的机会更多一些,能找到更多的信息来源,而且很多单位比较认可北京的高校,因为北京的高校在国内质量非常高,而国外的学校除非十分有名,否则大家都不知道,也不会被认可。他从年前回来到现在,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奥组委和银行最受青睐
此次招聘会约有50家用人单位在现场招聘,人气最旺的当属北京奥组委。记者在现场看到,北京奥组委在现场招聘NOC联络与服务等职位,几乎每位应聘者都要排队半小时左右才能递上简历。奥组委一个负责国际事务联络的部门一共抛出了58个招聘职位。他们的招聘展位自始至终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而在其隔壁进行招聘的北京大学等名牌高校却出现了门可罗雀的场面。
尽管奥组委提供的是一个还只能工作400多天的“临时”工作,但却让很多
留学生有了申请的热情。虽然奥组委的薪水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也不算高,但能为奥运工作也是一份难得经历,并且可能会有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的机会。在众多竞争者中,由于小语种留学归国人员明显不足,一些职位招不到合适的人选。比如奥组委要求应聘美洲事务联络的人必须懂西班牙语,而现场很少有符合这项要求的人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曾经向北京市奥组委推荐过不少的“海归”人才,奥组委的反馈显示,海归的适应力很强,且外语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很适合奥组委的工作岗位。
除了北京奥组委,银行也格外受到青睐。深圳发展银行招聘的职位大多需要有工作经验,而高级文秘的职位则对工作经验无具体要求。该行招聘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是本科或者以上,据招聘人员介绍,一个上午该银行已经收到简历约60份。国家开发银行此次的招聘让应聘者有些无所适从,但一个上午还是收到了几十份简历。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行招聘的金融研究、规划业务、资金交易、富民业务等岗位的人员,目前尚没有确定该岗位对于应聘者的具体要求,而这一拨招聘的人才最早也要在7月份才能上岗。
参展单位范围过窄
此次招聘会上,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相比,参展的外企数量太少,提供的一些驻外的岗位多为石油类,很多驻外岗位根本不愿意考虑女孩。
魏女士刚从日本回来,学的是社会学,她在日本读了4年本科,加两年硕士。虽然她留在日本也挺容易的,在上学期间曾经给日本的贸易公司做过翻译工作,觉得这几年中国发展挺快的,而在日本压力也比较大。她想找外企或媒体的工作,做职员或者各媒体社会版的社会评论撰稿者,现场却没有一家媒体参加。她指了指跟前的一些名牌大学的展位无奈地说:“北京这些好的大学,硕士一般不考虑,所以今天这场招聘会对我来说,收获不太大。本来我比较重视这次的招聘会,刚开门就进来了,结果只有这么小的一个会场,感觉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