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希望计划出国留学者实现他们的出国深造梦想
人一步一步往前走,可以走得很远,但是如果每一步的方向都不同的话,结果肯定是原地踏步。把能力与目标结合起来,循序渐进,从中专到哈佛不会是天方夜谭。
徐小平:今天我们请到了澳际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在澳际创办过程中,我们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经过学习获得了留学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人生的成功。
俞敏洪:任何人做事情不怕目标高,就怕幻想一蹴而就,任何事情都是分阶段。人必须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设定下一个目标,并且跟未来的目标结合起来。人一步一步往前走,可以走得很远,但是如果每一步的方向都不同的话,结果肯定是原地踏步。
徐小平:所以,起点低不要紧,关键是要踏踏实实地奋斗。
俞敏洪: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一个人从中专奋斗到哈佛的真实的例子。中专毕业以后,他开始只是一个农村普通中学的老师,后来到县政府部门当小职员。他没有安于现状,于是决定自学考试,他放弃了安逸平静的工作跑到北京。通过一年多的努力,通过了北京市的自学考试,拿到了自考大专文凭。在他那个年代,自考大专文凭毕业是可以考研究生的。在同学和朋友的影响和鼓动下,他决定考研究生,而且决定考北大的研究生。通过两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北大的政治系研究生班。
他打算研究生毕业后就在北京政府部门工作,这已经是农村孩子能够有的最高理想了。他当时感觉人生奋斗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一种成功了。但他后来又接触到更优秀的人群,他又有了新的目标——出国。于是他就开始考托福和GRE,一学就是两年,其中甘苦可想而知。从单纯的想出国,到目标锁定美国的名牌学校,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拿到了
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但没有奖学金,他又自筹资金,想方设法到处借钱,终于筹到了一年4万美元的生活费和学费。我记得特别清楚,他去签证前曾经问过我能不能签过,我估计只有一半的希望,因为他是自己筹集资金,但是没有想到美国大使馆通过了他的申请。原因很明显,首先因为他的学校很好,其次是他的工作经验很丰富,最重要的是他上学的目标非常纯洁,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水平。临走的时候他就带了两个箱子,一个放满了方便面,另一个放满了做饭锅和铲子。在哈佛的第一年非常艰苦,由于学习非常努力,他的成绩排在全班前几名,第二年哈佛大学给了他第二年的全额奖学金。顺利毕业后,他进入某个世界著名的银行工作,拿着非常高的工资,但是他的理想并不是留在美国或者别的国家,而是希望回到中国,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点贡献。
在银行机构工作了两三年,他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随后他回到了中国,现在某个政府部门工作,当然工资肯定是大大地降低了。他在国外的年薪是13万美金,而且免税,在国内的工资是每月2500元人民币。
徐小平:他为什么愿意抛弃那么高的工资回到中国来呢?
俞敏洪:他说,人不仅仅是为了钱而活着,人是为了理想而活。在国外工作的两三年,他还清了债务,而且有了一定的存款,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和家人幸福地生活。
徐小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俞敏洪:人是可以从社会的基础阶层通过奋斗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的,但是要有耐心,要有步骤,要有时间。这个人整个的奋斗大概经历了十五、六年的时间。
徐小平: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只为了去哈佛读书,你觉得值得吗?
俞敏洪:其实在他中专毕业的时候,并没有想去哈佛。人的理想目标是在前一个台阶之上设立下的另一个更高的目标。中专毕业后,他设立的唯一目标就是上大专;上大专的时候,他想到去北大;去了北大,他才想到去哈佛;哈佛毕业,他又想到去某个世界银行工作。不管目标有多高多远,只要方向一致就行。哪怕最高的山头遥不可见,但是翻越每一座山头的努力都是向最高山头的努力。比如刚才讲的这个人,如果他从中专奋斗到大专就不奋斗了,其实也算是一种成功,因为他毕竟在知识上和学位上已经上升了一个台阶。
徐小平:出国并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理想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不断地为自己设置人生的目标。目标可以是学历,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经验,可以是能力等等。
俞敏洪:当人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地延伸目标。已有的能力结合起内在的潜能,结果是达到下一个目标。我曾提出一个口号:S=E+E,也就是Success=Education+Experience。如果没有经验和经历,而一味单纯追求学历的话,必然会陷入绝境。所以留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生追求,它改变了许多学生的个人命运,反过来这些学生命运的改变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促进。我不是宣扬一定要去留学,而是坚持任何人要想成功,就必须一步一步地把人生之路走好走坚实。实现目标当然既可以在国内,也可以在国外。
徐小平:我们反复强调不要盲目留学,这与我们帮助人留学是不矛盾的。留学的方向出现了一种价值取向,从无意识的选择到有意识的追求,这是一个真正的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俞敏洪:所以说留学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艰苦的过程,令自己、令别人感动的值得回忆的感受才是人生真正辉煌的内容,才是留学真正宝贵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