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英伦华人父母热议《爸爸去哪儿》
据《英国侨报》报道,今年的金秋,国内一档叫作《爸爸,去哪儿》的明星真人亲子节目创下了今年中国综艺节目的收视纪录,在网络上更是引发一波收视狂潮,不断刷新综艺类节目的新纪录。这股收视热潮更是“烧”到了英国,身处英伦的华人父母们也看得津津有味。而由此引发的亲子教育问题,又再次成为海外华人关注的焦点。
严父还是良友?亲子相处模式引热议
《爸爸,去哪儿》中的5对父子相处模式各不相同,都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林志颖可算是“榜样型”父亲,与儿子沟通方式秉承了台湾更注重亲子互动的教育观。80后爸爸张亮的沟通方式是和孩子做朋友,可算是“同伴型”父亲。郭涛则是纯爷们的教育方式,可打可闹可嬉笑。王岳伦和田亮被笑称是“唐僧附体”,最拿手的教育方式是不停地讲道理。
记者在英国的华人论坛上发起调查,让大家一起参与讨论更赞同哪位爸爸的教育方法,近百位英国华人投票显示,56.32%的受访者都投票给张亮,郭涛、林志颖分获第二第三名,而“放养型”爸爸王岳伦则垫底。看来,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想要与孩子建立朋友式的相处模式。国内著名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张亮教育孩子比较有方法,当大部分爸爸都在对孩子采取说教的方式时,他却想了很多方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如第二期节目中就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游戏。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没有最好的教育模式,只有最合适的育儿之道。”
不同的父亲与孩子之间的相处可以千差万别,节目中的父子相处模式或许只是给大家提供一面镜子,让家长更好地照见自己。袁女士的先生在英国政府部门工作,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先生与孩子的日常相处非常自由,会给孩子很大的自主权,他会耐心地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需要。
现在孩子有什么事情都喜欢先与父亲讲,小到游戏玩乐,大到学校选科目,先生都会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在伦敦做律师的Cruickshank先生娶了一位中国妻子,他说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更像是朋友,他最难忘的是跟孩子一起去航行度假,享受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也会为孩子的考试成功而开心,那代表孩子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收获,而不只是因为有利于升学。
而毕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自己的先生由于工作很忙,并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现在6岁的儿子与父亲没有太多时间相处,每次先生都会询问母亲孩子的学习状况,与孩子沟通时间较少,可能在孩子心中,父亲是比较威严的形象。
中英教育大不同?孩子的幸福感很重要
谈到英国教育与中国教育最大的不同,受访的许多华人家长都提到,英国的中小学老师更注重和家长的沟通,除了学校每周都会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家长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家长还可以在网上随时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学校与家庭的教育也结合得更加紧密。英国的中小学每天下午三点半左右放学,一般上午上课,下午多会安排一些课外活动。家长们对英国学校的这一安排大都很认可,他们觉得孩子不能只是一味地学习,也要多参加课余活动。
在谈到对孩子的期望时,Cruickshank先生表示:“我最看重孩子身上的品质是幸福感(happiness and sense of well-being),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性格的全面发展更不可忽视。 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我和中国妻子也会有矛盾,但我们会分担教育责任,通过协商来解决。中英之间的教育理念有区别,但并不是不能协调的。”
家住伦敦的Adrian先生今年36岁,与中国妻子结婚九年,儿子今年六岁,女儿三岁,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的中小学生较他在中国看到的学生相比,玩乐的时间的确更多,“我的妻子会给孩子更多压力,我以前会对此反感,希望孩子多些自由时间,但现在我想,孩子有时无法分辨事情的轻重缓急,需要大人帮助他们做判断。后来我逐渐理解了妻子的某些中式教育思维,比如她很看重孩子的成绩。我觉得这也没错,孩子需要适当的督促,毕竟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枯燥之处。”
福建中文学校的校长陈淑如对记者说,“解除了不少学生家长,我的感觉是中国家长会对孩子的要求更高,比如孩子放学后会给他们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习班。英国的学校和家长可能会更注重孩子自己的兴趣,孩子开心就好。”然而陈校长也表示,其实,英国的家长们也非常看重孩子的成绩。但他们对成绩的定义可能更宽广一些,包括孩子的学习技能,才艺,性格的全方位发展。与在中国一样,不少英国的父母们也愿意为了孩子的教育投入巨资。现在,一个中产的英国家庭,如果送孩子去私校,中学生每学期要7000镑,一年下来光学费就要2万多镑。”
对此Adrian先生表示赞同:“我也和中国妻子一样,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我身边大部分的英国朋友,也是想尽办法送孩子进更好的学校,虽然私立学校的学费很昂贵,但家长们还是心甘情愿地进行这笔投资。”
其实,并不是在英国的家长就没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但他们会更尊重儿女的选择,相对少些强求。袁女士说,“比如说我的女儿选科目时,执意想学生物学。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个专业太理论,不好就业。但我的先生和女儿都相信选择自己喜欢的最重要,我们都尊重她的选择。”
教育专家付小平表示,英国不少华人家庭无法脱离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但是他们又处处会受到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其实,东西方的教育观念都有可取之处,作为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中西结合、取长补短。
爸爸去哪了? 父亲教育不可“缺位”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观念中,从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所以从小到大,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一般都是由妈妈来担当主力军。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近2000名被调查者中,60.7%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仅13.0%认为“父教并不缺失”,可见父教缺失已是家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袁女士的先生在英国政府部门工作,平时工作也很繁忙,但她表示:“ 孩子爸爸的家庭观念很重,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和孩子相处。有时,工作和孩子冲突的时候,他甚至会推掉工作,先解决孩子的问题,以家庭需求为主。”英国人Adrian也有同样的说法:“我很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带儿子、女儿去公园踢球。”
当然,在英国的一些父亲也有和明星爸爸们相同的烦恼,毕女士的儿子今年6岁,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平时都是我教育孩子比较多,孩子爸爸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
在英国的爸爸们,不管是华人爸爸或英国的本土爸爸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更有意识,也的确挤出了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相处。他们似乎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爸爸,去哪儿》中展示的亲子同游的乐趣。
付小平称,父亲在孩子的自尊、自信、身份感及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父亲和母亲的角色也是无人能替的,更无法明确分工。最理想的状态是,爸爸和妈妈经常一起陪孩子玩和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等。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目前在伦敦Sunflower Nursery 任教的费晨老师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父母花更多时间与孩子相处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尊重孩子本身的个性, 或许这一点,正是英国爸爸们做得更好的地方,无论他们采取何种教育方式,都是经过他们慎重思考之后做出的决定,而不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希望在英国的爸爸们,都能和自己的宝贝一起前进,且行且享受。 您还可能关注:
英国留学选专业 75%中国学生选择商科
英国留学推利好新政 选专业参考五因素
英国政府可能放松对留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限制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