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高考生必读:中国高考和英国A-Level对比大揭秘
事情先从之前沸沸扬扬的英国A-Level改革说起!简单说来,本次的英国A-Level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除了各个学科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以外,最引人瞩目的其实就是AS的地位问题啦:从之前占A-Level总分一半的决定性地位,到现在与A-Level总分的毫不相干,地位可谓是一落千丈啊!虽说自主选课依旧存在,但之前由AS和A2两次考试决定的最终成绩,改革之后就只由一次大考来定输赢了。因此单单就从这个考试次数的变化来看,A-Level考试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锤定音啦!
按照某官方人士的说法来看,那就是从modular 到linear的转变,即从模块到线性的转化,换句话说那就是把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前后更好地贯连!
但如果放眼全世界,其实A-Level并不是唯一一个进行改革的考试体系,因为差不多就在同一时间,中国的高考也要改革啦!
之所以要重点强调,那是因为高考改革不仅仅关系千万考生的命运,更是因为改革后的新型考试形式,前所未有!虽说高考依旧像以前那样一锤定音(英语除外),但其实改革后比起以前还是轻松灵活了很多。首先,文理不再分科,取而代之的是由物化生史地政六门中选出三门喜欢或者擅长的作为副科成绩,外加必考的语数外三科,高考看起来明显是灵活了很多。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对比的话,就会惊奇的发现改革后的高考形式上已经和A-Level出奇地相似了:虽说高考中还有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但对于中国孩纸来说,英语语言那是必考的,就算是A-Level中没考英语语言,那也要考雅思或者托福这些来代替,所以无论是高考还是留英,考英语那都是必须的。
另外,其实数学在这两个考试体系中也都是必须要考的。虽然在A-Level考试中数学并不是明文规定的必修课,但这年头申请英国大学,没有A-Level数学成绩其实还真不行。先不说帝国理工这样的理工科学校,就拿LSE这种的文科院校来说吧,从比较热门的经济专业,再到地理社会学这些,A-level数学学科永远都是学校prer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用A-Level申请英国的孩纸来说,数学学科因为其申请时被广泛要求的原因,实际上早已被默认为必修课了!但对于理化生和史地政这些学科来说,自由选择的余地其实真的挺大的。很少有院校要求选物理的时候必须要一起学化学,也几乎没有学校说历史和地理成绩要一起提交。
虽然无论是考高考和考A-Level都要考英语(雅思),但其实改革后的高考英语至少在形式上和雅思也越来越接近了。首先是高考的听力部分比重有所提高,另外据说口语测试也要记入总分,虽说这两项比重肯定不如读写大,但高考英语也确确实实滴在从哑巴英语朝着雅思这种实用英语这个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考试的次数。不如高考英语最初是只能考一次的,但改革后就可以考两次啦,然后选取最高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为何只有英语可以考两次呢?主页君分析看来,其他的学科如数理化史地生甚至是加上语文,与其说考察的是知识点本身,其实是在考察一种掌握知识的能力与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同一时间一次性考出来,然后对比成绩高低,则可以更清晰明了地体现这种能力的高低。但英语考察的侧重点则不是学习和掌握的能力,而恰恰是知识点的本身,这是因为英语在未来将会更实用,比起很多高中后几乎无用的学科专业知识,英语则更像是一门必备的生活技能。所以无论是一次考试还是两次考试,真正掌握实实在在的技能是关键。但无论如何,虽然高考英语考试的次数从一次变成两次,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小了。因为就在大学录取的同时,除了学科总成绩外,英语单科成绩也列入参考。比如985大学英语达到135以上(150满分,下同)才能报考,211大学要达到120以上,非211一本要求105以上。单单从形式上看,和牛剑以及LSE雅思最低要求7,还有帝国理工和UCL雅思最低要求6.5这种,其实已经非常像啦!
虽然从高考3500的词汇量来看其难度应该不会高于雅思6.0的水平,但毕竟还是中国的大学,为何要对英语成绩提出苛刻的要求呢?在主页君看来,这其实还是说明了英语作为一种技能的重要性!
首先,很多专业的paper是拿英语写的,所以想要看懂,英语水平不过关那是绝对不行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另外,如果中国高校想要与国际接轨,那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主页君再总体来分析一下吧。虽说A-Level课程和中国高考内容上有所差距,而且对于很多学科的知识点的侧重也有所不同,但显而易见的是:高考正在借鉴A-level考试自由选课的优势,以此来让学生兴趣和知识的多元性得到展示;而A-level考试则借鉴了高考的“一锤定考”的特点,从而让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得到更好地衔接与整合。而以上这些也恰恰说明了一个趋势,就是存在差异的中西考试体系正在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也必将会是越来越小滴,而这就是教育国际化的结果!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