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日本学校的午餐桌上教些什么?

刚刚更新 编辑: 日本 浏览次数:142 移动端

  2016年度澳际留学共收获Offer40351例,奖学金3522万美元,58%学员进入美国TOP50名校;澳际学堂高分学员占比高达80%以上,86%的学员获得了托福100+的好成绩;澳际游学境内外出团达2300人次,项目涵盖全球知名企业和顶尖名校科研院所;澳际就业帮助800多位海内外大学生成功拿到理想Offer,85%进入全球500强企业。

  前不久,有一条“什么才是输在起跑线上——和日本孩子吃午餐”的微信在朋友圈里频繁转发,描述了日本小学生如何懂得礼仪、不浪费、知道垃圾分类等等,相比之下,中国孩子的表现显得逊色得多。真实的日本教育是这样吗?近日,梅岭小学邀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沈晓敏来扬,为老师们带来一堂发人深省的讲座。据介绍,日本学校每天半小时的午餐包含了健康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责任教育、团队合作教育等极其丰富的内涵。

  日本午餐教育内涵丰富

  “在日本学校的食堂,午餐时间会看到一些孩子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口罩、白帽子,为其他学生服务的场景。”沈教授介绍说,学校每天都会抽一个班作为午餐的值日班级,不管这个班级的孩子们是大是小都要参加,他们自己进行分工,有的摆餐具,有的把大桶里的饭菜分给每个同学。有的分牛奶,有的分汤等等。

  沈教授说,日本对学校午餐教育十分重视,仅针对午餐教育的文件就有100多份。每天开饭,值日的学生负责给非值日的孩子讲解今年的午餐吃什么,为什么这么搭配,学习食物的营养和产地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健康的饮食方法和习惯。遇到节日,食堂一定会准备与节日有关的饮食,值日班级的孩子会带领大家了解乡土饮食和文化。值日的学生通过合作开展午餐的准备和清理,培养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午餐时,孩子们还必须和生产者交流,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

  社会科教会孩子解决问题

  1991年,沈晓敏教授在一次做翻译的过程中第一次接触日本学校的社会科,这是一门相当于国内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和小公民教育。在日本,社会科是中小学课程中的核心学科。虽然社会科这个词不难理解,但沈教授带来的例子还是让不少教师感到惊讶。

  “日本社会科特别注重孩子解决问题、改造社会能力的培养。”沈教授举例说:“二年级的孩子,学校会让他们在试验田里种玉米,等长到一半的时候,玉米生虫了。这时老师就发起讨论,是该给玉米喷杀虫剂提高产量,还是不喷农药保证产出的玉米都是有机食品。”沈教授说,这样的讨论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与讨论过程中孩子们对农业生产的探究和对绿色农业的思考。

  “把孩子逼入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中,让他们发现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从而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性的本质。”沈教授认为,这种直面矛盾、执着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孩子们将来创造更加美好生活需要的素养。

  日本也有“八礼四仪”

  今年春学期开始,江苏在全省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八礼四仪”教育。在沈晓敏的讲座中,老师们发现,日本学校也有“八礼四仪”,尤其是他们的入学礼和毕业礼,都举办得相当隆重。比如小学一年级入学礼,由二年级的全体学生来欢迎新生,他们会给新生唱欢迎歌、送礼物。

  往届的校友们会纷纷寄来祝贺信,学校会邀请教师、家长、教育局官员、社区代表等很多人来参加入学仪式,向新生传递一个信息——“有很多人来祝福你们的入学”。

  沈教授说,仪式教育的特征是礼,礼将内在的爱外化,这种强烈的仪式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并且铭记于心。“所以千万别小看了这个仪式,它对培养孩子的关怀之心、感恩之心、敬畏之心都至关重要。”

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