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2017年英伦印象

2017年英伦印象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335 移动端

帮助希望计划出国留学者实现他们的出国深造梦想

英伦之行,在脑海中留下了几个简单的词汇:古老的建筑、清新的空气,井然的交通和优质的教育。

伦敦印象

抵达伦敦已近傍晚,华灯初上。透过飞机的舷窗,那一簇簇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灯光,勾勒出伦敦城立体写意的框架。清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这座古老的城市才抖去残存的阴影,把她清丽的倩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美丽的泰晤士河由北向南至城市中心转而向东流去,给这座都市增添了些许灵性。河水泛着清冷的波浪,缓缓地流淌。河面不是很宽,偶尔几艘不大的船舶悠闲地驶过。伦敦塔桥在晨曦中傲然雄踞。位于泰晤士河畔的楼房,像无数根挺拔的旗杆云集,以四、六、八不同的偶数分组,高低错落参差,箭一般直冲云霄,展示着哥特式建筑特有的雄姿。楼房立面的石墙,在阳光的照射下,白的晶莹,炫耀着材料的优良,年代的久远和大英帝国历史的沧桑。点缀于市区各个角落的教堂和国家的办事机构,虽然规格大小不一,但一律尖顶,一律欧式风格,其他的建筑,百分之八十都在六层以下,绝对的清水红砖原样,几乎见不到用什么建筑材料装饰。但有一点特别突出,就是特别讲究门楣与窗楣的设计,而一律用白色装饰,包括部分造型别致的阳台栏杆。红墙白楣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把精心布局各个街区的雕塑衬托的分外醒目与厚重。
教堂的钟声响了,身着红衣巡逻的马队过来了,诵经的舒缓旋律漫过英国王室白金汉宫鎏金的围墙,把中世纪的古风古韵弥漫在伦敦上空,流淌在大街小巷。这就是英国的古老,这就是伦敦的厚重。
伦敦的空气很清新,即使是冬季也绿地依然。街上也很整洁,穿着皮鞋十天半月不擦也依然光洁。英国人很绅士,很讲究风度。早晨见面问声您好,上电梯女士优先。在这里工作生活,人们都很守规矩地默默地竞争着。但在伦敦的日子里我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给英国带来的经济萧条与经济生活的沉闷。伦敦市区新的建筑不多,也很少有建筑工地,当我们来到格林维治天文台,在“0”子午线上双脚各东西踩上一个半球的时候,我在想,英国的发达与文明,像这零度子午线一样,不仅是一种艰难的创造与发明,而且是一种历史的坚持与积沉。生活在东西两个半球的人们,其差异与沟通,不仅需要对历史的继承与发展,更需要不断地发现与创新。

井然有序的交通

伦敦的街道不宽,也不刻意求直。除了市中心的几条外,其余的街巷流畅自然,你走着走着,会有一幢小楼、一座教堂、一片绿地、一棵大树突然横亘在你的面前,而路则绕开它们溜开了。若不是建筑物的密集,你会以为到了乡间,这或许是英国追求自然的独具匠心吧。但论交通,绝对的四通八达。而且市中心绝大部分是六街口和八街口。在伦敦大街徜徉,只有车的流动,很少行人,找不到人海如流的感觉。
伦敦人很富有。一般人的收入年薪都在3-5万英磅,合人民币40-70万元,即使在餐馆里洗盘子,一个月也可以挣到近1000英磅。收入高消费也高。在英国没有自己的汽车是痛苦的事情,不过买车也不是很难的事。3-5年薪金的节余就可以买一辆奔驰。在英国汽车的普及率就跟我们中国的自行车一样。家家都在两辆以上。在英国,自行车不是用来代步,而是一些人标新立异或锻炼身体的工具。在伦敦大街,我们只见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骑车人。到了周末,把自行车驮在汽车上,一家人到郊外把油布一铺,太阳伞一撑,看孩子或恋人在田间小路骑自行车已是一种时尚。由于汽车太多,在伦敦停车也有很大的麻烦。在市中心买一间车库的钱可以到市郊买一幢花园别墅。所以一般的人只能在自己住处附近的大街上租一个停车位。在市区,我们总能看到大街小巷汽车像算盘珠子一样摆满了街道的两旁。路中间只留下并行两辆车的通道。伦敦市有800万人口,有多少辆车是可想而知的,但交通绝对有秩序。交通秩序全靠科学的管理和文明礼让。道路全程电视监控,平时见不到交通警察,一旦有事警察会很快出现。司机在街上暂时停车都会自觉到立在街边上的自动收费机上交费。输入本人账号和停车时间,自动收费机就会自动给你出示一式两联的收费凭证,把一联放在车前玻璃的醒目位置,一联装在身上,你就可以放心地在拟定的时间里去办事,但如果你耍个小聪明,那罚款是很重的,停车场进门无人管,出门也无人管,但你若是不交费,那自动收费机会把铁杆子牢牢横在你的面前。
每条道路的限速,司机一天可以行车多少小时,都有严格的规定,你若不遵守,那就对不起,像飞机上的黑匣子一样,装在你方向盘下的那行驶记录器会在你给交通警察查验时,把一切秘密报告给警察,那你就完了。

伦敦大学和高质量的英国教育

伦敦大学,与我们听到和想象的相差太远。占地不大,围墙只有两面大门,没有门卫看管,校牌只有四十公分见方,建筑物只有六、七幢,面积最大的也不过四千多平米,这算什么大学?深入了解才知道,在英国除了成立较早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后来新建的大学都采取分散办学的办法,即学校本部不追求规模,只设学校管理部门、图书室、高精尖实验室和个别学科,其他专业都以专业分院的形式分设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说这样办学有利于各学科与社会的联系和发展,也缓解了市区用地紧张的矛盾。
为社会所有人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是英国的教育思想。一般家庭的孩子高中毕业后绝大部分是要升入大学读书的,因为只有读大学,求职才比较容易,薪金也相对高些,职业也会好一些。在英国,待遇、社会地位与学历、学识水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竞争机制已经相当完善,除了英国王室的一小部分贵族外,社会成员的百分之九十是要以知识论高低的。在这种机制的促动下,英国同龄人中接受大学教育的达到百分之七十。贵族学生一般不到国立学校读书,他们的父母愿意出三倍乃至五倍于国立学校的费用,从小学到大学一直让孩子在私立学校读书。英国的私立学校确实是为贵族而设立的,其教学与服务堪称世界一流。英国的教学贷款利率很低,还款期很长,已被大多数家庭接受并广泛推行。政府规定归还贷款时间依学生毕业后拿到的薪金而定,达不到一定工资额,贷款可以暂不还。
欧洲考察,谈到教师:待遇优厚、收入颇丰、地位不俗,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统归白领一族,而且还优于一般的白领。政府税赋中相当大的部分用于教师的工资和发展教育事业。在教育上的投入政府从不含糊,因为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回报也是丰厚的。半个世纪以来,他们尝到了甜头,这就决定了教育发展的后劲和教师的丰厚收入。一般来讲,欧洲一些国家的教师放了假以后,最主要的一项活动是旅游,寻求精神上的愉悦,怡然自得地调理好心情,开着自己的车,带着帐篷到郊外、乡下领略田园秀色。从法国到英国,从英国到意大利、德国,随心所欲。正因为这种优厚的待遇和特殊的地位,在社会各阶层中,羡慕教师这一行是必然的,也因此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小学教师一律正规师范院校专科毕业,中学教师必须是师范学校的本科生,这还是最基本的,文凭仅是参考,通过教育部门的严格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才是关键。参加考试后能拿到教师资格证的只占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这三十改做其他工作,地位自然低于教师。拿上资格证,还要过学校的应聘考试这一关。拿到了聘书你就是一名教师了,但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校方对你的评价,所教学生的综合成绩,都可以决定你是否会被淘汰,所以只有认真地教、拼命地干才能守住你的讲台。

立即咨询

相关留学热词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