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希望计划出国留学者实现他们的出国深造梦想
中国学生就业难的最核心问题是:具备就业能力,却不具备求职能力。“求职成功的经验首先就是积累经验”,来自美国
芝加哥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王微小姐如是说。
徐小平:今天《澳际留学咖啡》给大家端上的是一杯美国名校咖啡,这次的嘉宾是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王微小姐。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去美国的?
王 微:2001年9月。
徐小平:芝加哥大学以及它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在美国大学教育体系里处于什么地位?
王 微:我申请的时候它是排在全美第六位,现在应该还在前十名。因为其综合排名非常靠前。
徐小平:它显然是传统的王牌大学。你是如何进入这所大学的?
王 微:我的方法也是传统的在国内考托福和GRE,然后申请。
徐小平:托福多少分?GRE多少分?
王 微:托福660分,GRE 2300分,我当时申请了十所学校,拿到四个offer。
徐小平:后来你拿到多少奖学金?
王 微:学费及生活费每年加起来有4.5万美金,两年共9万美金。
徐小平: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在美国的定义是什么?它的内涵和培养目标是什么?
王 微:首先我认为获得这个学位的学生主要出路是面向政府组织,包括一些世界组织。这并不是说每年都有很多人去那里工作,但这是它的一个培养方向。
徐小平:公共管理硕士回国工作的话,他们有澳际吗?
王 微:有的。和工商管理硕士比起来,公共管理硕士更希望在政府等非盈利领域里工作。我认为后者没有前者在国内吃香。因为对于商业来讲,它是国际化的应用,这种理念可以在美国用,也可以在中国用,现在中国逐渐开放市场,这种情况之下,它非常希望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特别是企业方面。
徐小平:作为过来人,你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王 微:首先在公共管理硕士学历上,它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如果你原来在国内是学医的、学环境、学教育,你都可以申请公共管理硕士。因为你需要学习一个管理。这种情况下很多背景的人都可以申请,就跟很多背景的人可以申请工商管理一样。但是一定要定位好,就是说你一定要想清楚将来想做什么。
徐小平:你的意思中国学生读完美国的公共管理硕士,能在美国的政府部门找到工作?
王 微:没有问题。我有一个同学就在美国政府部门找到了工作。
徐小平:假如两年前你没有去美国读书,而是读了国内的研究生,你认为会怎么样?
王 微:这是两种教育的选择。我觉得在美国最大的收获是思维变开阔了。我现在可以接受很多事物,我学会了首先用一种中性思想去看它,而不是急着下判断。
徐小平:你到那边去读书什么时候开始找工作的?
王 微:我第一年暑假的时候就开始找实习,第二年毕业的时候要找真正的工作。所以我找了两次。
徐小平:找到了吗?
王 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因为当时美国经济萧条。很多大公司全部是人事冻结。根本就不招人。
徐小平:你是怎么找到工作的?
王 微:毕业前看到美国的就业状况很糟,我觉得应该提前着手。在美国学校有一个值得中国学校借鉴的地方:它不光是教育部门,还帮助学生找工作,帮助学生塑造形象,帮助学生模拟面试。他们当时会给你录像,然后模拟面试,结束后让你看回放。告诉你哪点表现得好,哪点表现得不够好,另外也会帮你改简历,以突出重点摈弃冗繁。
徐小平:你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有过什么难忘的过程和记忆?
王 微:不光是在求职过程中有难忘的经历,应该是在美国两年当中深刻的记忆。那个时候我发出很多很多简历,跟所有同学包括美国同学一样,大约发出几百份简历去找工作。
徐小平:几百份简历?当中国学生说就业难的时候,我坚信说难的人都没有达到你这个水平。
王 微:我们那个时候因为职业学校非常重视找工作,因此我们说一半时间在上学,另外一边时间在找工作。你学业完成得很好不证明你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个概念非常重要。
徐小平:讲讲你的难忘经历吧。
王 微:简历发出之后,最后能回应的并不多。加起来总共才十个左右。收集信息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简历反复地改,而且美国人还要求写求职信,写上你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你的目的,你的优势等等。要写出你自己的特色来,不能照模版拷贝,这种情况下很花时间和精力。我拿到十个左右公司的回应,已经是比较成功的了。
徐小平:那么这十封信是什么性质的信?
王 微:就是邀请我去面试的。
徐小平:你去了几个?
王 微:我全都去了。其中一次面试最难忘,我当时拿到面试通知,是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城市。首先是人力资源部的电话面试,因为太远了,然后就是副总裁的电话面试,直到他们觉得我可以进行面对面的测试。但给我安排的是清晨八点半的面试,为此我早晨四点钟开车四个小时才到。当完成第一轮面试后,我认为他们还比较欣赏我,所以当时心情还是挺好的。中午回去的路上就不顺——车轮坏了。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不会装车轮。我后边有一个后备车轮,却没有千斤顶。我当时挺着急,就下了车。车门一关,钥匙又落车里了。当时是冬天,我在路边想现在怎么办?
因为是一条州际高速公路,所以没有人。一开始我挺绝望的,拦了几辆也没拦下来,最终有一辆停下来了,他说前边有一个出口,可以带我去那边打个电话,找一个拖车公司帮我拖车。非常幸运,最后来了一辆巡逻车,警察非常有技巧的把车门撬开了,然后又用千斤顶帮我把车轮安上。后来我当时说非常感谢你,但是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你们是纳税人,你们交了税我们服务是应该的。
徐小平:这个公司拒绝你了吗?
王 微:没有。
徐小平: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求职成功的经验?
王 微:我认为求职成功的经验首先就是积累经验。前几次是失败的,我当时觉得很不开心。我当时喜欢跟在美国呆了很多年的工商管理硕士学生在一起,希望得到更多的求职方面的信息。相对来讲,当时他们给了我一些信心。其中一个人鼓励我,他认为一般情况下前四次面试都不算数,只有第五次才是真正的开始。假如你是我的第一个或第二个面谈对象,我不是很有经验,就需要在跟你的交谈中积累经验,逐渐学会判断你问完一个问题之后,我用这种方式回答,你是否满意。这样不断的进行积累,最后才能够达到比较自信地与雇主交流和把握对方的心理。
徐小平:你刚才讲几百封求职信却只得到了十封邀请信,这在美国很正常,但对中国学生来说却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冲击。你对正在求职的国内学生有什么建议?
王 微:我刚才讲过面试很重要,在应聘当中的表现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你真正有技能。你确确实实是雇主想要的人,首先学生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只有你真正觉得自己十分有技能,你才能够非常有信心地表现自己,让自己所有的知识和能力被雇主了解,特别是你的成绩,可以把它多渲染一下。
每一封求职信都必须针对每个雇主,一定要在信里表达出你对这个公司的了解,在面试的时候表现出来和这个公司有契合之处。所以,面试之前的信息采集就显得特别重要,不要盲目地丢简历。
徐小平:求职就业在美国是一个大产业大学问,有无数关于求职技巧的书籍和专家,而中国这方面论述很少,所以我认为实际上中国学生就业难的最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许多学生有了就业能力,却没有求职能力。在没有关于求职培训的情况下中国学生如何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呢?
王 微:留美公共管理硕士谈求职之道主要就是不断地历练。首先我认为这里也许会有一个策略问题,假如有多个公司都想面试你,那么在确认面试时间的时候可以先确认一些你认为不是很重要的公司,拿他们练一下。在最后一次面试的时候,你已经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了。
美国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出版物、作者、专家等等。我听说芝加哥大学有就一个关于职业和就业的专门图书的图书馆,向全体学生开放。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