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南外家长用半年时间走访北美高校,只为了解最真实的留学生活。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47 移动端


文/刘潇然(日报记者)


“中国孩子到国外留学,究竟怎么样?


作为一个南京妈妈,黎铭历时180天,走访了包括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等24所世界知名大学,探寻中国孩子的求学现状。她把这些孩子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听说》。”这是《听说》成书之后,网上报道作者黎铭时引用得最多的一句话。


《听说》的微信账号,推送了这样一段视频:“这是我专门用来记录的笔,这是我记录的本子,还有这是我累的时候吃的药,这是我嫌烦的时候、不想看Maggie的时候,就把眼睛罩起来……”画面中的女性轻快活泼地说着,声音是利落细巧的南方普通话,不时俯身大笑,很是开怀。

出于对这位写作者经历的兴趣,日报联系采访到了她,希望能听到《听说》背后更多的故事。



说起为什么要写这本书,黎铭说,那要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家长群说起。


黎铭是个热心肠的社交家、活动家,早在儿子读小学时,为了能把孩子送进南京最好的学校——南外,她便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家长一道,主动去认识南外的学生家长。用她的话来说,那时候,“南外的学长是我们的偶像”。

2012年,儿子如母所愿,升入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一就读。而这个时候,黎铭已经和初高中的很多家长都非常熟悉了。作为初一年级家长的意见领袖代表,她和大家商量后,便一起建了一个500人的南外家长QQ群。群建好后,大家每天在里面聊着学习、孩子,聊得很开心,还有记录员记录有意义的内容,做成群文件上传。家长群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群的规模由500人扩到了1000人,又从1000人扩到了2000人——最后这一次扩群可不简单,那1000个名额是一一分配到各个年级的各个班级,按比例分给各个家长的。

这个配备了记录员、严格控制各年级成员比例的家长群“做了很多事情”。成员们会捐款捐物:有一次,捐了400套校服给贫困山区的儿童;去年春天,另一个中学的学生得了白血病,家长们又捐了25万给其治疗。

而黎铭主编的第一本著作《南外大家说》,也是依靠群的力量完成的。这本书里共记录了46个家庭教育的故事,“发起人是我,但是我没有采,我是让家长去采,比如我想知道谁谁家的孩子怎么教育的,就安排一个家长去。”出身中文系、曾为媒体人的黎铭,说自己“很容易去做这么多事情”。

没想到《南外大家说》出版之后,其中一些出国留学的案例引起了家长们的讨论和不安:


在南外,每年三百个孩子去到陌生的国度,中产阶级家长们为了把他们送出国,可说是倾其所有。但是,孩子们离开得那么远,他们究竟会遇到一些什么事情呢?有没有可能派出一双熟悉信任的眼睛,去亲自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国外的孩子到底是怎么生活、学习的?

那时候,黎铭的儿子已经转学到了国外,她和家长们一样,了解国外孩子生活的意愿十分强烈。于是,责无旁贷地,家长中的活动家成为了这双眼睛。

“由于南京外国语的国际班是与一家教育机构合作运营,而人大附中、成都外国语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国际班也是该机构在管,黎铭便找到他们的老总,请求给自己推荐优秀留学生做采访对象。没想到对方说,咦,这么巧,我们也正想拍一个纪录片,去看看留学生都是怎么过的。于是,黎铭便和他们组成了一个采访团队,开赴美国,去走向一个个留学生的故事。“到美国后,他们拍他们的纪录片,我写我的书。”

黎铭的采访对象也不全来自合作机构的推荐,她和有些同学聊的兴起,对方便说:“哎,我同学有个特别的故事,推荐给你吧。”说起如何采访,黎铭坦陈,自己作为“家长们信任的一双眼睛”,更关心的还是录取方面的“干货”。


“学校、年级、专业、毕业高中、怎么面试的、文书怎么弄的……作为妈妈的角度,首先关心的就是这些问题。”书中记述她和斯坦福大一新生马赫德的对话,一连串的问题:“斯坦福需要多少学分毕业?”“你大一修了多少门?”“考试容易过吗?”“争取高GPA,很难吧?”……

黎铭采访在NYU读东亚研究、传媒双专业的大三女生史斯琪,在得知她男朋友学的是歌剧专业时,她问道:“你们的恋情靠谱吗?”显然,这是针对双方专业在美国就业前景而生发的忧虑。姑娘笑道:“黎老师,你得让我们年轻人浪漫一把啊!”黎铭对记者回忆说,“当时,那种年轻的气息特别打动人。”后来,这篇专访的标题就叫做《我的初恋,我的大学》。
她和有些同学聊得兴起,对方便说,哎,我有个同学特别有故事,我推荐给你吧。

除了同学间相互推荐,还有“偶遇”。一天夜晚,黎铭他们到了波士顿大学的餐厅,当时天气极冷,一行人想进去吃饭,但是讲粤语的华裔餐厅管理员不让他们进去。黎铭只得拉过身旁的一个中国小伙子求助。后来只见年轻人跟那管理员嘀咕一阵粤语,便刷卡付费,将他们全部带进去了。进入餐厅后,他轻车熟路地带着一行人游走各个餐台。黎铭他们好奇:“你怎么跟餐厅这么熟悉?”小伙子说,我大三转到这来念书,来了之后要打工啊,我就到这来应聘,人家看了我一眼,说好,你去亚洲台吧,然后我就去炒菜了。“你原来会炒菜吗?”“不会,来了就打工呗。”

原来,这位少年名叫吴奕格,高考失利后,先到了美国一个不甚知名的学府,后转学到BU。他在波士顿打工,挣了很多钱。后来,黎铭给这篇故事起的题目叫““我挣回的不仅仅是学费”。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访的过程中,黎铭特地把自己的儿子带在身边。儿子有二十多天的春假,黎铭便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的走访安排在那二十多天里——作为母亲,这是一个必然的安排。

有趣的是,儿子每天还会搞个“排行榜”,把他们采访到的哥哥姐姐按照自己最喜欢的顺序排个名次。

这个排行榜上第一位的,就是《斯坦福你错过了我》的主人公贾泊崴。这位男生虽然因分数而无缘斯坦福,但做的事情极其有趣:设计APP。采访他的过程,成了他领着黎铭他们一起玩游戏,那是一款他高中统计课上设计的词性游戏。高中时候,他还设计过照片备忘录APP“Look”,在中国付费效率应用榜上曾排到第三名的高位。现在,他依旧进行着有趣的项目——他正在开发一款有关梦境的APP,可以通过录音记录你的梦境,并会根据梦境给你生成一颗独一无二的糖果,被他称为“梦糖”。

在他来接受采访的时候,正是他两次考试的间隔期。黎铭他们问,你马上都要考试了,怎么跑这来了?他说,因为这个学校不是特别顶尖,学习压力也不是太大,而我的能力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要求,我很轻松地就把学校的课程完成了,尝试创业……

“整个人特别谦和,也会聊天,感觉很’有料’,所以我儿子是最喜欢他。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这一路看下来,他永远是他心目中的第一。”黎铭笑称。

位列“最喜欢”排行榜上第二名的,是麻州17岁的美籍华人Eddy Zhong,只比黎铭的儿子大两岁。这位少年的个人风采和所在公司环境被展示在书中的“图说”栏目里。西装革履下的少年虽面孔稍显稚嫩,却仍然颇有风度。他高中辍学,创办了一家名为Leangap的公司,该公司的项目是帮助14岁到18岁的学生在六周内概念化和启动他们的新生意。他的其他两位合伙人都来自哈佛、麻省。他14岁时还发明过一款智能手表,有课上叫醒功能,很受学生的欢迎。


黎铭见儿子特别喜欢他,便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这创业创不好的话,你怎么办啊?

他说,我创业创不好,大不了我再回去读书呗。

黎铭说,那你现在为什么不能读书啊?你现在读好书,以后再来创业好啦。

他说,现在是我最有兴趣,我最愿意的时候啊。在这个时候做我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啊。读书什么时候不能读啊?

就这样,儿子“最喜欢排行榜”上的状元和榜眼都非名校出身。“后来我跟南外的家长们也讲了这个例子了,发现南外的好几个学生跟我儿子的喜好是一样的。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怎么了,家长不都是要他们上哈佛耶鲁的吗?怎么都是跟我们倒着来呢……”黎铭笑道。
采访了这么多人,黎铭最大的感触是,他们都“挺辛苦的”。“他们抛出来的都是吃喝玩乐,其实都是给别人看的。他们自己内心的辛苦压抑,包括学业的,包括对未来的,包括对父母支付学费给他们的这种压力,其实都蛮大的。”

黎铭曾采访了一个来自海外顶尖高校的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在采访的最后,她问道,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对着我们镜头说几句吧。

“他突然就看着我不说话了。然后就把头低下去了。然后我们看他肩膀在动,意识到他在哭。他哭的时候就是那种断断续续的,让人极为心碎,压抑了很久慢慢在抽茧剥丝的感觉,一点点的。我们当时不知道他为什么哭,但是在场的所有人真是心都碎了。后来就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几个也都跟着他默默地在哭。

“最后哭完了就说,其实我只想对爸爸妈妈说谢谢,因为他们为了我,真的很辛苦,其实家里面供养我来上学很不容易,而且那时候也没有拿到(差点拿到)奖学金,对家里压力挺大的,爸爸妈妈总是跟我说没事没事,我们可以的,其实他知道爸爸妈妈真的很辛苦……”

在男生边说边讲的时候,黎铭实在忍不住,让摄像师把镜头给关掉了。临走时,她抱了抱他,说:其实父母们不在乎自己有多大压力的,只要看到孩子好就行了,何况你这么出色。后来,男生在海外发展得非常好。

虽然和大多数学生的交流经历都愉快而难忘,但无法避免地,黎铭也遇到过“不配合”的采访对象。


她曾在UCLA采访了一个男孩子,男孩和她各种吐槽:这学校太大啦,没有人管你的,人死了都没人管,除非你不交学费。见黎铭把这些话全记录下来,他又说,哎呀,这个跟你说说就行啦,你不用再写啦。

也有学生和自己“半天说不到一起去”。她曾在哈佛教育学院采访了一个学生,对方说自己心里比较压抑,小时候被家长管得特别严,到了国外之后看到美国的家长对孩子都很宽松包容,便觉得自己的父母做得很不对。

黎铭便问他道,你爸爸妈妈出过国吗?对方说没有。

黎铭又问他,你爸爸妈妈的收入高吗?对方说不高。

黎铭再问,那他们支付你出国的学费,容易吗?他们把你送出国,你头一个想法就是他们做得太不对了,你为什么不站在父母的角度替他们想想?……

谈话不欢而散。

“后来我也反思了一下我自己,可能我站在一个家长的立场上和他谈话,也太主观了些。”黎铭说。

这样的走访,不时也会遇到些危险的情况。


一次,时间已到夜里十一点,黎铭隐隐地感觉出有个黑人跟在她后面。回到房间后,她马上关起了门。当时她住在一楼,真真切切地听到外面有动静。惊魂未定,便将窗帘掀起,从窗户往外看,结果看到了一只眼睛——但她不知道那是自己眼睛的倒影,还是外面真的有个人。

“所以,所有美国篇的稿子都是我熬夜写的。一来有时候治安不是很好,不是很能睡得着,二来当天采的如果不趁热写,记忆都流失了。”黎铭说。

《听说》一共写了一百三十多篇,但最终成书收录的只有99篇。其中有一些学生后悔了——他们害怕黎铭把一些负面的东西发表出来。然而,书出版之后,这些同学们又联系到黎铭,表示愿意把自己的故事重新讲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现状。如今,黎铭正在酝酿一本新的《听说》。“可能能把一些弯路,一些更真实的负面的东西展现出来。”

“我是一个母亲,我作为妈妈可以去管孩子读书学习,但是我觉得言传身教也是蛮重要的。我今年已经41岁了,但是不希望自己停止进步。我希望自己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奋斗,用这样的行为去影响我的孩子。”黎铭说。

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