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崩溃】微信表情又惹事?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394 移动端



在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甚至会代替人直面交流的今天,表情包总是用它至贱无敌的模样在我们无言以对的时候,发挥作用,化解尴尬。


荒唐:12岁女孩因表情包面临形式指控


美国《华盛顿邮报》27日报道,事情起因于2015年12月14日,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悉尼·拉尼尔中学一名行政人员发现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含有威胁信息的帖子,于是对校内学生展开调查。 最终,IP地址指向一名12岁女学生,该学生随即承认冒用他人账号发帖。由于涉及未成年人,美国媒体没有公开她的姓名。

据了解,这名女学生在帖子里写道,“星期二在图书馆见我”,并在后面附了手枪、小刀、炸弹三个表情符号。 这个女孩涉嫌威胁学校、计算机骚扰,2015年12月下旬首次在未成年人法庭出席听证会。由于听证会未向公众开放,眼下尚不清楚这桩案件的具体进展。

女孩的母亲声称,女孩在学校遭其他学生霸凌,才会发帖作出回应,“她是个好孩子,以前从没惹过麻烦。我觉得她不应该受到指控”。


美国法律或遇挑战,跟上时代变化才是硬道理


不少人质疑,女孩使用“手枪”、“小刀”等表情包,是否等同于做出威胁?随着表情包日益普及,大多数人是以开玩笑的轻松态度使用表情包,但如何判断发帖者的真实意图,给警方办案和法庭审理带来新的挑战。美国近年来涌现多起与表情包有关的案件,司法部门尚未就表情包是否可作为证据达成一致看法。


去年,纽约市17岁少年奥西里斯·阿里斯蒂被指控为发布恐怖威胁。阿里斯蒂先前在脸书社交网站发帖时提到“他要被打倒”等字样,后面附了一个“警官”和3个“手枪”的表情符号。检方认为这组表情显示此人威胁袭警,但一个大陪审团最终裁定不起诉阿里斯蒂。

一些专家分析,表情符号并未设定明确含义,每个人的用法都可能不同,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也可能不同。例如,阿里斯蒂所发出的4个表情符号,被警方解读为意欲袭警,但律师弗雷德·普拉特称,“这些孩子只是想表达,‘我不是好欺负的!’”


在另一桩案件中,宾夕法尼亚州男子安东尼·埃洛尼在脸书网站发布了含有杀妻字样的歌词,去年被控威胁妻子罪名成立。埃洛尼不服上诉,辩称他在歌词里插入了“:P”表情符号,足可证明他纯属开玩笑。法院最终认可了埃洛尼的辩词,推翻了先前判决。

专攻网络案件的马里兰州律师布拉德利·S·希尔预测,这类案件今后还会日益增多。


留学说说


小编认为,既然在美国不能发表威胁性言论,那么社交媒体为什么还会提供这样的表情包供用户使用呢?这难道不是在误导用户违法吗?在当代社会的多重语境下,早已不能用之前的标准来衡量信息的准确语意了。

在这一点上中国还是做的非常到位的,中国的法律条文还有汉语词典,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行补充和删除,推陈出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但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准确无误的认定人违法,还没有定论。所以这些无辜的孩子们也只能期待法官们是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人儿了。

在这儿也奉劝各位留学生们,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千万不要去触碰不能触碰的线,把自己置身于麻烦之中哦。

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