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韩国大学不断出现新形式授课

刚刚更新 澳际教育 编辑: 浏览次数:364 移动端
11月26日,在高丽大学科学图书馆,学生们正在进行大型的无纸化授课“E=MC2”中使用智能设备解题。 
 
最近韩国大学陆续出现新形式授课。为深入了解,笔者专门去授课现场进行了采访。 
 
#韩国唯一的没有纸张的授课 
 
在高丽大学科学图书馆讲堂进行的物理学系教授李正日(音)的“E=MC2”课是有300多名学生听课的大课堂。这是韩国唯一一个不用纸张的授课(Paperless class)。学生们用智能设备或iPad边看授课资料边听课。在上课途中还用智能设备传递题目。学生们在输入教授告知的密码后就要开始解题。题目大部分都跟刚才的授课内容有关。这是为了确认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了授课内容。10道题中只有答对8道以上才会认定出勤。 
 
“E=MC2”课在五年前就开设了。这种独特的授课方式从今年开始正在试行。这是出于与学生没有交流的反省。李教授表示“学生说我的课难,为了迅速掌握学生理解了多少,我就改变了方式”。利用使用智能设备的反馈(feedback)让学生可以接触多种视频资料,把授课变得好像表演一样。李教授表示“对于学生们一般都会错的问题,我会好好思考要应该如何教好,在下一堂课再进行说明”。 
 
因为是智能授课,所以期中和期末考试也比较独特。期中考试要在网吧或自己家里联网,即使如此也无法作弊。因为从连接后必须在55分钟以内考完试,170个考试题目随机排列。 
 
# 学生们互相给报告打分 
 
首尔大学经济系四年级成莲镇(音)在过去三个月间每周日晚上都要在笔记本电脑前冥思苦想。因为到当天晚上10点之前要交心理系专业课“应用心理学试验”课的报告。报告内容虽然只有一张A4纸,但很有压力,因为第二天要随机发给一起上课的四名学生。 
 
拿到报告的学生直到周一下午三点上课前要以“论点是否新颖”、“文章是否通顺”等基准进行打分,还要写上三四百字的短评,这就是所谓的同学评价。 
 
教授综合学生在作业中提出的评价和问题进行讨论。成莲镇表示“因为同学会看,所以要努力寻找新观点”,“第一次看到其他同学为同一主题努力的过程,经过这种过程会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 
 
该课是心理系教授朴注勇从今年第二学期开设的。首尔大学认知心理学研究室制作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互相评价的项目(LUCEO)。朴教授说明道“同学课题评价方式是在此次11名学生听课的专业课上首次进行的,但以后可能会推广到大课上”。 
 
# 一堂课就有三名教授 
 
此外还有彼此专业不同的三名教授一起授课的讨论课。首尔大学自由专业学部从2009年开始每第一个学期就会关于时间、生命和文明等主题开设由三名教授共同授课的“主题探寻研讨会”课程。这是可以体验教授的讨论过程的“协同教学 (team teaching)”。三名教授的作用并不只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当一名教授在讲课时,其他两名教授在教室跟学生一起听课并参与讨论。主旨是让学生体验不同学问领域的讨论过程。 
 
去年第一学期由著有《大航海时代》的西洋史系的朱京哲教授、主攻进化生物学的自由专业学部教授张大益(音)和主攻人类学的韩敬九教授联合授课。第五周课的主题是“爱情”。朱教授说道“像现在这样的男女之间浪漫的爱情概念是从近代以后出现的”。但进化学者张教授表示“有从狩猎时代就存在浪漫爱情的根据”,反驳了朱教授的主张。 
 
而且还会利用智能设备与海外学者进行视频讨论,那就是成均馆大学行政学系教授朴志英(音)正在进行的“城市行政论”课。在10月20日下午一点的课上,通过Skype 与人口老龄化专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金胜燮(音)进行了视频讨论。美国时间是晚上11点。出现在视频中的金教授用自家电脑向在地球另一边的成均馆大学学生进行了简短的授课后进行讨论。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