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美国MBA申请高分考生给出的建议.
美国MBA申请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新鲜的,相信不少同学也是在下了很大的决心后决定读MBA。那么申请的时候如何准备自己的MBA申请条件就是我们要面对的事情,澳际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位高分通过申请的考生的申请建议,帮助大家都能申请到自己喜欢的学校:
美国MBA申请学校:M7无,其他S16申请了四所,其他Top20申请了一所。
录取结果:收到两个S16和一个T20录取,其中两个有奖。另有一个WL w/o interview和一个Ding w/o interview。
背景:香港非Top本科,GPA四舍五入能到3(不包括交换一年的GPA>3.5),四大审计四年(入学时), G750, T免
1) 工作多久申请
对于传统四大申请人,我认为工作满两年开始申请是最好的,除非有Transfer去其他部门或其他国家的机会,才比较值得多留两年。现在美国的MBA越来越倾向年轻化,AO也了解各传统Pool申请人每年都在做些什么,我觉得如果两个背景完全一样的四大申请人(入学前三年至五年工作经验),越年轻越吃香,同时自己也省了一年的时间。
2) 哪一轮申请
今年的Tuck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第一轮和Nov Round已经招了不少中国人,于是一月那轮的时候就没有招太多了。CDworkshop统计帖中Tuck一月轮应该也只招了一位(前两轮共招了12位)。我会给的建议是第一轮至少要申请自己选校list当中最高和最低的两所学校。最高的是为了抢占先机,最低的是为了让自己清楚到底选校选的是不是现实,从而给第二轮留有余地。早着手准备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拖延症患者们。我去年7月已经开始写第一个学校的Essay,但是最后也只有一个学校赶上了第一个Round...... 辞职申请也大可不必,反正我个人的经验是加班加到半夜回家能码出来的字数和周末全天在家码的其实差不太多.,都要准备MBA申请条件的。
3) 选校
我一直都和身边的人说,自己选的学校,每一个都要具有这个特点:假如我只有这一个Offer而且没有奖学金,我也会去。我在选校时除了弄了个很长的Excel列出了主要facts之外,还有很多很个人的因素。另外就是和校友、学生交流。当然,如果有机会还是去campus-visit最好,网恋什么的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另外多说一句四大审计Pool的选校吧,从我自己以及身边朋友们同事们的经历来看,入学前有三四年经验,GMAT>720,GPA>3.2(有个自创的公式 (GMAT-700)/100+(GPA-3)>0.5),用心写了作文的(找靠谱的Consultant是有帮助的,当然也有全程DIY的朋友申到很好的学校),申请M7之外的Top20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4) Consultant
在Essay一遍一遍的被consultant推翻的过程中,我也算了解了美国人对于申请MBA的思维:不是我欠缺什么要去通过MBA获取,而是MBA只是我实现目标的一小步。但同时也要明白,申请还是自己的申请,自己想法很确定的时候也要坚持对consultant say no,自己comfortable的时候,就按下提交吧。
5) 面试
我的三个面试形式都不太一样: AO F2F,校友F2F,以及在校学生Skype。其中和校友面试的那次几乎全程被Challenge,面完我就特懊悔的跟朋友们说肯定没戏了,所以最后拿到录取还是挺惊讶的。有的面试官就是这个Style,但是千万要继续回答,哪怕是在重复自己之前的观点也一定不能愣在那。
面试准备其实我做的不太多,Mock只是在拿到第一个面试以后和Consultant做过一次,其他的就是在每个学校面试之前,根据学校的不同修改自己的Script。我这三个面试都是半Blind - Blind interview,面试官最多也就是当场看了我的简历。面试时一定要保持笑容,我大学最后一年找工作的时候,有一个类似presentation skills的课的讲师跟我说,你面试的时候不能老板着脸啊。我自问是一个不怎么严肃的人,但是原来很多时候到了正式场合,因为紧张的缘故,是要比平时用力去笑才能给人不板着脸的感觉的。 Charm your interviewer!
申请虽然告一段落,但前面还有很多已知和未知的挑战,找工作的压力感在申请的尾段已经开始不时出现,又看到H1B抽签结果之类的不那么乐观的新闻。申请的一年只是一个开始,往后还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高分考生美国MBA申请经历,打算今年读MBA的同学我们要认真的听取他们的经验。尤其是任何MBA申请条件的准备的信息,大家一定不要错过,最后祝愿大家都能申请到自己的理想院校。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