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BBC中国学校 中国老师的英国试验已有结论

刚刚更新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217 移动端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强吗?中国学校》第一集播放后,部分中国网民,甚至片中个别中国老师,对BBC颇有微词,认为他们“专挑乱的播”,是在“炒作”。

如此反应,恰好表现出不自信,哪怕是在基础教育上。事实上片中师生的表现,看不出丝毫炒作的迹象。看了第二集,如此看法更加坚定。

倒不完全如BBC创意总监巴格诺尔随即的回应,该片是“试验纪录”,关键有一个前提,恰是英方媒体和教育机构见中方学生成绩好过自己,感到自身基础教育已经落后,把中国基础教育当先进来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邀请五名中国老师到英国中学的试验。

当然,作为媒体,BBC最想做的,无非是展示与对比,因他们正确判断出,其间必有卖点溢出。另外,说上述话者,只是看过人家三集片子的一集,至少在第二集,那个“家长会”就很有意思,也很中国。

那位数学老师叫来家长,拿走学生带进教室的烧水壶,方式上也很中国。尽管BBC不忘提醒,按照双方的协议,中国老师严格按“中式”行教,英方不应干预。

片中那位中国老师色厉内荏地呵斥,“不许说话,不许提问”,尤其是不许提问,充分展示她已成的职业习惯。然而这个习惯其实很可怕,因它背后的逻辑恰是,老师所讲,绝对正确,老师权威,不可质疑。天长日久,学生在这样的老师训导下,作为人生而具有的好奇心、怀疑心、探索精神等宝贵品质,也就逐渐被掐灭。何况老师在课堂上绝对正确,是绝对不可能的。

譬如,老师要准确读出所见的汉字,就基本是不可能。尽管有所谓“一字不识,枉为人师”一说,但事实上,即使一些常用字,也会让原本不错的老师读得尴尬。如近期的小鲜肉宁泽涛,一个“宁”字,连高端职业播音员也历经几次调整,才最终读对发音。

同样,片中那位教英语语法的老师,至少在片中就有举时态例时,出现英国学生不明白的讲述,因为他们根本不这么用。而她不经意地在口语连说,也即刻让英国学生想到“尿尿”,进而而笑场。这种蛰伏在文化深层的潜意识,非异域文化能意会,不能苛求那位老师。

如果事实真如片中一位中国老师所说,中国教育强调听话,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否则就不能成为好学生,不能成为好学生就不能成才成器,那么,她就等于在主张老师在各方面无条件优于学生、家长在任何地方都无条件比学生正确。然而,这样的事实恐怕也不能成立。

正如片中一位英国学生就说,家长的话哪能句句正确?说不定这个家长是个吸毒者,是个玩世不恭者,以及有犯罪倾向者等,他说的话,子女都得听么?也倒是,要求学生无条件听命于老师和家长,前提必须是老师和家长不仅比学生先学、多学,先懂、多懂,且处处比学生正确、深刻,全面、客观。若此,全人类就只听最早那个祖先的算了。可惜人类没有如此超级智慧的祖先。

不知片中那些贴满墙的中国圣人之言,是否就在潜意识里在向英国学生传递信息,在中国,我们就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学生就应该去这样理解的。

如果中国老师真如英国人所称,讲那么快,那么多,最后又证明,英国学生在随后的学习中终会懂得,终会掌握,那就说明中国老师真的讲急了,用力过猛了。

即便是中国的大学也证明,有些东西当从小学起,经常讲、反复讲,有些东西,则未必,更多东西,当放在随后某一阶段上讲。

经常讲、反复讲的,多半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未必需要经常讲、反复讲的,是人文和自然方面那些与时俱进的知识。恰是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讲多了,讲早了,甚至讲过了,进入大学后的学生,突然发现好多东西都似曾相识,便再也激发不起往日的学习热情。加之此时早已没了好奇心、怀疑和探索精神等,读大学真的就成了件轻松的事情。

至于哪些东西被学生发现似曾相识,大学老师都晓得,不赘述。至少,对中学生讲那么多英语语法是否合适?片中的英国学生就公开质疑,我们天天讲英语,为啥还要学主谓宾?

而那位中国老师也对着镜头说,英语语法,中国学生都比英国学生懂得多。不知这是中国学生的不幸,还是英国学生的悲哀。

英国学生不是不怕老师,只是不怕中国老师。片中,感觉必须“给予中国老师声援”的教导主任,一站上讲台,学生们立马就规矩了。

问他们何以如此势利?得一学生回答:感觉他就像首相站在身边。不知英国学生是否怕他们的老师,如果也不怕,真就逆天了。如果怕,原因就当在中国老师身上找。总不至于说那些十四五岁的小屁孩,也有“种族歧视”观念么。做老师的恐怕得明白,要让学生感到怕,得努力做到不怒而威,让自身的知识、才情、爱心、责任感、人格魅力等,综合起来,透射出去,让学生由衷敬佩。

如果老师得用提高嗓门、罚人出场之类手段让学生怕,那也就同时显示了老师的黔驴技穷。片中的中国老师感言,自己在中国,学生都很乖,学习都很自觉,自己无须管理课堂,因而没有这管学生的经验。看来,在中国基础教育体制下,中国老师的强势,其实是有水分的。

天下闻名的中国学生刻苦、努力,片中的中国老师认为,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压力大,竞争压力高,今天不好好学习,来日就不会有好日子过。这只是部分的正确。

更多的事实是,中国家长和中国社会施加给中国学生的压力,至今仍然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到好中学好大学读书,就等于能读好书,更等于能过上好日子。

然事实上,即使不能上好中学、好大学读书,也不等于自己就读不了书,即使读不了书,也不等于此生就不会有好的未来。现实中国固然已经使得人的一生与一纸文凭紧紧关联,然而真正的人生幸福与成功,其实的关联者更多得多。

五名中国老师也不容易,尽管其中两人分别来自两所中国一流中学,三名来自有过中国教学经历的居英老师,但她们要独自面对的是,五十名正处于叛逆期的英国学生,何况这些屁孩与自己往日所教,在方方面面都迥然不同。想起来也是错位,与五十名学生在文化、历史、人种上根本不同的老师,要用人家的语言,教人家的语言、世界的数字和中国的文化,要都能教好,除非他们是全能教师。遗憾世界上没这种教师。

同样的道理,五十名与中国老师在文化、历史和人种上根本两类的学生,要接受来自他们嘴里的中国文化、英语语法和数字,若真能马上适应,那才是怪事一桩。

再说,最根本的,是中国老师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要他们长大后报效祖国,孝敬父母,而他们来到英国,目标立马发生巨变。

尽管,回顾欧洲反法联盟战史,一战二战历史,以及英阿马岛战争什么的,可知英国人也非不知报效祖国的。但肯定,他们不会立志成为什么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不幸的是,教学作为一种手段,根本上是服务和服从于某种目标的。

试点所在的博航特中学,在英国公立中学中名列前茅。虽然在出高端人才上,比不过知名的私立中学,在国际中学生测评中,成绩也不如中国学生,但如果他们的学生都像片中那些小屁孩样,无组织无纪律无老师,那么真的就该为英国的未来作杞人忧。

但如果人家从来就如此,则似乎又可说明,他们的过去铸就了他们的未来,他们的教育奠定了他们的现实,与我们中国的过去铸就了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育奠定了我们的现实一样,仅仅从课堂上,仅仅从教学方式上,仅仅从学生是否服管教上,以及仅仅从老师是否耳提面命上,看不出优劣来。请注意哈,本人对中英基础教育的水平、模式,不做高下优劣的评价,因为做不出。

教育本质上是施教者与受教者间的适合。中国教育适合中国学生,英国教育适合英国学生,或中国学生适合中国教育,中国教育适合中国学生。

特定老师适合特定学生,特定学生适合特定老师,或许这也是因材施教的本意。否则就是换位,换位就是错位,错位就是出位,出位就出效,出效就是媒体所爱。

BBC能抓住这一卖点,说明他们的新闻鼻极灵。而双方的中学真要这样互换或错位教,老师与学生,还有学生家长,没人会赞成。不要滥提什么“有教无类”。

似乎那五个中国老师,就应该把那五十个英国孩子调教成中式学生,且在区区四个星期内就得达成目标,否则他们就不是合格老师。真要那样,天下就没有合格老师。

何况有教无类那成语,井民觉得易中天的解读更合理:有教,才能让受教者不与无知无德者同类。或有教,才最可能减少人之为人的另类。

所以,BBC的试验,恰如他们的创意总监所说,是让中英两种教育方式,以及背后的教育理念,来个试验与对比。至于观众对此的感受与解读如何,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下周二,伦敦时间晚九点,《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的最后一集,就将播出。届时,中国老师所教学生的成绩测试亦将揭晓,可能会有令中国观众欣喜的情景,以及觉得温暖的场面。但多半也得不出结论,中国基础教育一定好过英国,或英国基础教育其实优于中国。

尤其是要若将双方的试验进行推广,广大中国学生和家长肯定不愿意,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和家长,甚至还会持强烈反对的态度。同样,就算是英国政府把那惯坏学生的福利制度彻底废除,学生和家长也更不会愿意参加中国式教育的试验。

年纪轻轻的他们已经在课堂上多次表示,自己的课堂发表观点、说话、打闹、喝茶等“人权”不容侵犯,至于老师及家长的“尊严”,则该挑战就挑战,不许挑战就是对自己人权的侵犯。试验圆满结束,BBC再在纪录片丛林中添一新叶。 相关阅读:

剧透慎入!BBC纪录片第三集结果

BBC纪录片师生频过招 外国人怎么看

剧透转播 BBC纪录片《中式学校》第三集全纪录

BBC纪录片点燃舆论 英国人争辩中式教育好坏

中国老师参与BBC纪录片 对英式教育评价不高

BBC纪录片“中国学校”:你不知道的事

BBC纪录片点燃舆论 英国人争辩中式教育好坏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